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症候的药物,称为温里药。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
一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胸腹冷痛、呕逆泻利、食欲不佳等脏寒症,治须温中祛寒;
一为心肾虚,阴寒内生,而见口鼻气冷、汗出恶寒等亡阳症,治须益火扶阳。
"阳虚""里寒"常见为手脚冰凉,完谷不化,即消化不良,以及无精打采等症状。
春夏养阳,即在夏天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将温暖的气息贯穿体内,从而纠正身体内的"湿"、"寒"、"冷"等症状,此时用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干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辛,温。入心、肺、脾、胃、肾经。
温中,回阳,温肺化痰。
淡干姜、均姜、泡姜(取生姜用沸水泡浸,干燥后应用。)
附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肥大块根。
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
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蜀椒
本品为云香科植物花椒的果壳。
辛、大热。有毒。入脾、胃、肺、肾经。
温中止痛,杀虫。
川椒、花椒、蜀椒(晒干用。)
肉桂
本品为樟科植物箘桂树的树皮。
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
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上肉桂、肉桂心、桂心(阴干,切片或研粉用)
丁香
丁香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或果实。
辛,温。入肺、胃、脾、肾经。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小茴香
小茴香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
辛、温。入肝、肾、脾、胃经。
理气止痛,调中和胃。
最后要提醒一点,.夏季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剂量宜酌量减轻。
猜你喜欢看
1、阳虚,气虚,阳气亏虚,中医如何调理养生?2、常用中药种,药性分类19种,中药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3、“脾胃虚寒”与“肝脾不和”,中医经典药方,以及中成药介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