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特色野菜正当时,香椿,棠梨花,蕨菜,荠菜…你认识的、不认识的春天的味道,在会泽各个农贸市场里陆续“上新”,想尝鲜的朋友,赶快去买点过过“嘴瘾”,把大好春光,吃进嘴里。
香椿椿,有香椿、臭椿之分,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chū)。中国人食用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香椿的做法有很多,凉拌、炒、煎、腌、炒腊肉、摊鸡蛋、炒鸡蛋、拌豆腐等,食之鲜美可口,想来令人垂涎(xián)。
刺椿头(刺脑包)刺椿头,又称刺脑包树头菜,刺老包,因长在刺椿树的枝头而得名。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刺椿头采割后,先去除比较硬的刺,洗净放入煮沸的开水中煮3-5分钟,到七层熟后捞出,漂洗,然后就可以根据口味烹制:切成细丝煮食,凉拌,还可以打蘸水蘸着吃、炒吃等,椿头炒鸡蛋等。
荠菜(荠荠菜)荠菜是高纤维蔬菜,荠菜的食物纤维含量高。荠菜鲜茎叶含粗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各种人体所需元素、乙酸胆碱、芥菜碱、黄酮类、多种氨基酸;荠菜可使胃肠道清洁、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时降低血糖。荠菜吃法也比较多,荠菜饺子、春饼、荠菜鸡蛋羹等,都是比较经典的野菜菜肴。荠菜糊古称“百岁羹”,老人常食既防病又延年。
厥菜蕨菜叶芽、嫩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蕨的根茎可供药用,具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舒筋活络等功效。
蕨菜食用方法众多,可以炒鸡蛋、肉类、凉拌、盐腌、干制、做蕨菜汤。
槐花槐花,又名洋槐花,味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的功效。对吐血、尿血、痔疮出血、风热目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淋巴结核、血管硬化、大便带血、糖尿病、视网膜炎、银屑病等有显著疗效;还可驱虫、治咽炎。槐花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血管恢复弹性的功能,从而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硬化。
槐花制作槐花荆芥饮、槐菊茶、大黄槐花蜜饮、马齿苋槐花粥、地榆槐花蜜饮、两地槐花粥和槐花清蒸鱼。还可以制成槐花饭、槐花包子、槐花饺子、槐花煎饼、槐花炒鸡蛋、槐花粥。
核桃花核桃花即核桃花柱,又称长寿菜、龙须菜。含有丰富的磷脂,有益于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促进人体造血功能,能有效降低血脂,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一般购买的干核桃花,应先放入开水中小火浸煮30分钟后用温水漂洗,然后取出洗净备用。即可凉拌、炒食。
棠梨花棠梨花俗称棠饵花,即蔷薇科野生灌木棠梨的花朵,棠梨花敛肺、涩肠、消食。
开花季节采花而食,经焯、漂,洗,除去苦涩味炒食、凉拌和做汤。
蒲公英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蒲公英富含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叶酸等。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乳痈、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luǒl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芦笋芦笋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幼苗,芦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芦笋可以有炒、炸、煮、拌、炖等多种吃法。
面蒿面蒿,别名田艾,学名鼠麴(qū)草,是菊科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鼠麴草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面蒿可以做面蒿粑粑,从野外采来鲜嫩的面蒿尖,选优质糯米淘净,泡半天,放石臼里,用力兑舂,让糯米面茄蒿尖充分揉在一起,之后取出双手和面直至可捏成形。粑粑可以蒸了吃,也可以放进油锅里炸,还可以搁在炭火上烤。蒸出来软糯香甜,炸出来外脆内韧,烤出来自有一股炭香。
枸杞尖枸杞尖,又名甜菜、地仙苗、枸杞苗、枸杞头枸地芽。枸杞叶含甜菜碱、β-谷甾(zī)醇葡萄糖甙、鞣质、芸香甙、多种氨基酸、有机酸、枸杞甾酮等成分。用于肝阴虚或肝热所致的目昏、夜盲,或目赤涩痛,翳膜;虚烦发热,消渴口干;虚火牙痛。
做法:可以煎汤、凉拌或炒食。这个春天,用野菜换换口味吧!
用舌尖感受春的鲜活,
让春的鲜嫩与希望在味蕾上迸发。
这么多山野美味来袭你今年尝鲜了吗?温馨提示小伙伴们:大多数野菜,在烹饪前要进行焯水焯水,其实是为了安全在吃野菜、尝百花的这事上炒、煮、煎、拌等烹饪方式都可以用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