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术前除一般常规准备外,需完善经食管心脏彩超及肺静脉的CTA检查,术中患者处于基础麻醉深度睡眠状态,采用28mm的冷冻消融球囊导管,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四根肺静脉进行1-3次长达2-3分钟消融,消融最低温度在零下40-56℃,每例患者手术历时90-分钟,术中未发生膈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此项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心脏中心首选非药物治疗方法。医院心内三科已能够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目前为新疆第二家独医院,医院房颤治疗领域的新开端,医院正在筹备的国家级房颤中心建设。
科普小常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因可继发脑栓塞成为致残率最高的心律失常,房颤在增加医疗负担同时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危害大。冷冻球囊消融是继射频消融之后的一项房颤治疗新技术,近年来众多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已充分证实使用冷冻球囊消融实行肺静脉隔离的有效性,并逐渐成为心房颤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预计全世界房颤发病人数超过万,中国约有~万房颤患者。
房颤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房颤的住院病例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住院病人房颤的脑卒中患病率,达到24.8%。
房颤引发的心力衰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猝死等等不良事件,往往为病患和家庭带来灾难性恶果。
冷冻球囊消融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使用射频(RF)导管结合三维电标测系统是目前最成熟的消融方法。然而,即使是对有经验的医师,利用导管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对肺静脉周围病变组织进行有效的消融也具有挑战性。为了在不影响消融有效性的同时,简化射频消融的操作步骤,冷冻球囊技术应运而生。
它通过降低被消融部位温度,破坏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以矫正、减除心律失常,这是一项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手术快捷,且可以进行多次治疗的新技术。
科室简介
科室合影
心内三科是心脏中心实力雄厚的科室,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年开展了血管内B超技术、CTO病变的逆向开通技术、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技术、应用普通螺旋电极植入希氏素起博技术(新疆首例)等新技术。年的第一个月开展了房颤的冷冻消融技术。
手术开展情况
心内三科在原有的房颤传统射频消融手术已经成熟应用的基础上,又引入冷冻球囊消融房颤的新技术,此项新技术是近年来风靡欧美的治疗房颤的新方法,较传统的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更简便、更安全,冷冻消融的手术方法规避了射频能源加热导致的心脏穿孔、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连续性消融形成连续性电隔离的独特优势,最大程度避免内皮损伤,保留心肌结构,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治疗有效率高,同时降低患者疼痛度,国际上已开始了大规模的临床应用,年12月该项技术引入中国,为我国众多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