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始载于《药性论》。《开宝本草》载:“丁香生交、广、南番。按广州图上丁香,树高丈余,木类桂,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钉,长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图经本草》云:“丁香出交、广、南番,今惟广州有之……”
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
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少数在大洋洲和非洲。多见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中国产于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达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主要分布于西南及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长江以北各庭园普遍栽培。
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过去,公丁香分大花,中花两个规格。大花公丁香花柄红棕色,朵粒饱满,俗称“玫瑰子”(有认为产于东非及印尼、马来等热带地区);中花公丁香则花柄灰褐,花蕾黄褐,朵粒瘦小(有认为产于越南等东南亚地区)。
现丁香商品已不分等级,均为统货。以粒大末开,色红棕,油性足,能沉于水(萼管向下),香气浓郁者为佳,尤以“玫瑰子”质优。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杂质不得过4%(通则)。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第四法)。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通则)测定。本品含丁香酚(C10H12O2)不得少于11.0%。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ingxianga.com/mdxcd/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