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我们一行四人在南京,那天去参观雨花台的雨花石。
雨花台风景区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一公里处。雨花台因多产五彩石子,古称“聚宝山”、“玛瑙岗”。相传“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在雨花台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坠落如雨。”雨花台始得名。
雨花台风景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雨花生态密林区组成。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烈士陵园区和雨花石区。因为从小受的教育,印象里雨花石是烈士鲜血染就的,属于久仰。
这是一株丁香树,取名丁香,是一个叫阿乐的青年为纪念他的爱妻亲手栽植的。二人年4月结为革命伴侣,同年9月丁香被捕就义,而当时她已身怀六甲。因深深爱恋丁香,阿来多年独身,后遇到一个酷似丁香、名叫时钟曼的姑娘,他才打开了关闭18年的心门,4年后成婚,第一个女儿取名“乐丁香”。年,阿乐来到雨花台栽下这棵树,去世后,时钟曼将其骨灰安放于丁香树下。树前石刻为阿乐所写誓言: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
景区一路两旁,站着高高的梧桐树,挺拔伟岸。
一路生长,比肩向天。
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金字,高42.3米。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5.5米,题为“宁死不屈”。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碑前真火长明,象征烈士精神永存。
侧面碑文。
湖中倒影,尤显英雄精神顶天立地。经常有团体或个人来此缅怀瞻仰,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教育。
瞻仰完纪念碑,直奔雨花石区。这是雨花石路。蹲在地上仔细瞧石头的花纹,潜意识希望看到有掉下来的,然而没有,大家都长得好好的。暗笑自己鸡贼心。之前某同志告诉我有一个可以专门捡雨花石的池子,最好带个铲子挖深些。头天晚上实在没处买铲子,就想豁出爪子吧。结果,还真看到了那个大池子,好多的石头啊!还没小时候村里拉来的建筑鹅卵石好看!我当然不能死心,还是跳进池子翻找,也用爪子翻起了一些,终于捏着一块有一条花纹的小石头,冲点水擦擦揣进兜里,也算了了心愿。
雨花石博物馆前的桂花树。很香,但我拍不出来。曾在超市买过桂花泡水喝,后在重庆路边见到许多的桂花树,树下落花无数,此物人家南方实属常见。
终于来到了梦想的雨花石博物馆。词赞雨花石:无言的诗,变幻的画。名副其实。
地质学上认为:凡产于雨花台砾石层中的砾石,无论形状大小,或美或丑,统称雨花石。这么说,刚才那一大池子真的都是雨花石,不过没有美丽的花纹而已。况且,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一个个扒着大眼睛寻找,有漂亮花纹的也轮不上我捡呀。除非是刚刚新拉来一车原始石子,让我赶上了。,我在说梦话呢。
而美学上认为:只有产于雨花台砾石层中具有收藏与观赏价值的砾石方称为雨花石。其中,玛瑙、玉髓、蛋白石等,俗称水石。
看,有的雨花石很朴素。比如这啥螺贝壳雨花石。
各种颜色明艳的雨花石:玉髓、冰晶、蛋白、玛瑙、化石。
雨花石原胚玛瑙石生在玄武岩、安山岩、文岩石等火山岩中的空洞及裂隙中。玛瑙一般呈同心圈状,并含不同杂质。呈多种颜色的SIO2胶体溶液周期性地沿岩石孔洞或裂隙向内逐渐沉积,日积月累,生成原生玛瑙。原生玛瑙石从火山岩风化脱落,经自然力的磨砺或流水的搬运而改变了其大小或圆润度。
雨花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圆型砾石大的直径可达1米多,小的形如雀卵、豆粒。雨花石的形状受母岩制约,形成玛瑙的岩石孔洞或裂隙的形状犹如模具,决定了原生玛瑙的基本形态,但其大小及磨圆度则与后天的搬运(搬运周期、路程远近)及水流缓急、磨砺环境有关。
自古至今多有文人爱石、赞石、藏石。著名作家艾煊在南京生活工作了50多年,对雨花石感情深厚,藏有多枚,其中两枚最为珍爱:一名“锦花堆”,色彩娇丽夺目;一名“新娘”,亭亭玉立,神态依依。他在”石趣“一文中写道:雨花石为自然天成之艺术品,不劳雕琢,只需发现,慧眼识英雄。看,名新娘者。
以石为友,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并可洞烛人生之底蕴。
著名美学家、收藏家王朝闻先生收藏种种奇石,但对雨花石情有独钟,称雨花石为“神奇的石头”。说“它们的形态、色彩和纹理丰富,多得难以捉摸,越看越觉神奇。它们在静态中见动态,在凝固中见变换”。
宋有语云:“黄州江水中有石,五色斑斓,光润莹澈,纹如刷丝,其质或成诸象,率皆细碎。”元代有语谓雨花石:“奇润可爱,诸色备足”;“如获物外之奇宝,濯之以清泉,终日以石为伴”。明代时期尤其涌起历史上第一次雨花石热,南京还出现了雨花石的集市交易。
民国时期的许问石花60年心血搜罗了雨花石精品枚。其经验之谈:“寻觅雨花石,非得具备三个条件——麋鹿一样善跑的腿,逛马路的闲工夫,胜过犹太人的那份耐心。”其赏石有“四字秘诀”:色、形、纹、逸。
阅石与读书,俱为灵魂之壮游。人,藏于宇宙;石,却藏有宇宙。
雨花石的不同色彩是因为其自身所含的化学元素不同。原生玛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各种金属元素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红者为铁,绿蓝者为铜,紫者为锰等。因其所含矿物种类及数量不同,从而形成颜色各异、五彩缤纷的雨花石。
正如王朝闻先生所言:雨花石的审美特点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贵在发现。所以,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也是它们的灵魂。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换个角度看,你也可以给它按自己的想法命名。
比如:隐士寻幽
杜鹃
白猫
雨花石这么丰富的颜色与其所含矿物种类有关,不同种类矿物中的不同色素融合构成复色,呈现出的花纹图案各异,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雨花石的花纹如同拉丝玻璃杯一样,经过“涅槃”而获得永恒的艺术生命。
看,朵玫瑰,实在太漂亮了!神奇!鬼斧神工!
金陵梅也是,不可多得。
一剪寒梅,黑色虬枝,含苞待放
雨花石晶莹如玉,图像天成,或云霞、或山水、或人物、或鸟兽、或种种。所谓“天成幻出,思议不及”。
几度夕阳红
香山红叶
娃娃鱼
慈溪小景
韵
金陵云锦
红梅闹春
山花烂漫
含苞待放
晨曦月光。我倒看左下像一披肩发年轻母猴抱一小猴,坐在水边岩石上,叫母子望月可好?
高处不胜寒。这个没看懂。似乎左下小峰,峰上有树,右边垂直高崖上伸出的大牛背岩石上有一人远眺,看着够惊险。岩石上那清晰的图案叫摩崖石刻吗?
群英赴会。我看这些似乎都是女神,红衣飘飘。
梅岑春晓。没看懂。我看有点像小兔妖山间拜见骑凤女,女还背一金盖雕花大红宝盒。
葡萄园
老树红枫
春光潭影
瀑布。我看可以加俩字,黄山双瀑。
笑口常开。口也太大了吧?一口遮天。
风尘落叶。嗯,一片红叶,慢慢飘落于高大的城堡旁边,的确似有风沙蔓延。
珍珠泉。嗯,这泉眼好像不少,我看也像小鱼卵。
下面这些堪称奇绝,实属罕见。山水景色,人物事件,国内国外,贵妃神仙,皆有。不过皆为个人收藏,不能得见实物。真幸得有人慧眼识天工,给了这些小石头各自独一无二的灵魂,契合到非它莫属、无与伦比。
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女王的精干、高贵;维纳斯的自信、性感。
远处山峦起伏,云海荡漾,近处山峰奇秀。佳人还买一大黄披肩。忽略我要一把抓住佳人的大爪,个子矮,已经很努力地翘起脚跟拍照了。
端庄的少女,形神兼备啊!裙子还是支起来有钢圈那种。
看这流云样自然的发型,唐朝贵妃吧?飘逸的体态,月亮又大又圆又亮。
神这眼睛够大的,霓裳华丽、花云锦簇,发型整齐标准。
首领端坐高位,严肃思考应敌良策还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办法?
佛祖神圣,不敢妄言。袈裟如水啊!
米芾拜石,老天瞧见,感其虔诚,记下。
这松,干粗且直,老枝平出,平稳吉祥。
吕氏春秋,说道论法。嗯,终由其后人珍藏。
日月星辰,若出其中。泰山日出,这样竖起来更好吧?
月上东山,下有清潭?
亦有鸟兽。一只绿孔雀
鹿回首
还有典故与传说。伯牙抚琴,长须白髯;鉴真东渡,波涛翻涌。
骑着白龙马的唐僧;猪八戒撸胳膊挽袖子又要和猴哥分行李?
赤兔马,好像半卧;辟邪神兽昂首挺胸,立于云端。
人间仙境。白云缭绕,老松隐现。
群峰苍翠,两潭分立左右。
仙人放鹤,又飘渺又逼真啊。王老师真能琢磨,要我可想不出来。
独立寒秋
真是奇妙。全身晶莹剔透,偏有墨笔勾描。
屈子行吟。妙哉!
神牛
小狗阿黑,萌。
美猴儿,新生的小猴吧?
江南春色
没拍名字。就叫红日吧
没拍名字。杜撰:天女散花?咋有点像今年那病毒呢?
接着杜:许多鱼??吗?还有一鹰嘴大鲨鱼。
芳草地
溪山梅香
绿茵清泉
关山万里
感觉看这小照片效果好,一石一世界的感觉更强烈。
放大是为老眼昏花的同志们。
结语——
后记:同行的三个家伙利索如走马观花,早就看完出馆,两个男同志回宾馆拿行李箱,一行准备傍晚坐车去宜兴。时间还早,我们张家模范好嫂子来电话嘱咐我可以慢慢看(素知吾慢啊),她出去歇着等我,不必着急。所以我能慢慢仔细地把那些石头照进眼睛里、记在心里,馆里大部分时间就我一个人,半天也就进了三四个别的游客。兴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我现在旅游看美景时都是以下次不会再来的心态看的。感谢三位的体谅和照顾,途中将就我许多。日后若一起养老,定精心调配饮食,奉与各位分享,你们坐着看电视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