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尾的时候,一度觉得央视春晚的相声小品挺没劲的,不知道为什么晚会现场的观众笑得那么开心。我更喜欢看家乡台的春节晚会,因为有赵本山、巩汉林、潘长江这些笑星。
相声小品这东西就是这样真实,有趣、能让你开心,你就会笑,否则,就像当时央视春晚,捧场是节目需要,当然,除了陈佩斯。
好像是89年的辽宁台春晚,赵本山和巩汉林推出小品《十三香》,又叫《如此竞争》。巩汉林一口唐山腔唱着唐山市滦南县的十三香叫卖唱词:
上好花椒和大料,
陈皮肉桂加良姜,
丁香木香亲哥俩,
同胞姐妹是大小茴香。
买回家中把菜做,
鸡鸭鱼肉都喷喷香。
夏天热,冬天凉,
冬夏离不了这十三香。
亲朋好友来聚会,
扎上围裙就下厨房。
煎炒烹炸味道美,
人人夸你手艺强。
可赛王母蟠桃宴,
胜过老君的灵丹香。
“鹿鸣春”请你作报告,
御膳酒楼也请你赏光。、
刘敬贤厨师登门拜访,
才知你用的我的十三香。
后来看郭德纲的小品也唱十三香,把唱词改了改:
夏天热冬天凉
冬夏离不了这十三香
亲朋好友来聚会
挽挽袖子就下厨房
煎炒烹炸味道美
鸡鸭鱼肉喷儿喷儿的香
赛过王母蟠桃宴
胜过老君的仙丹香
八洞的神仙来拜访
才知道用了我的十三香。
赵本山的小品确实俗,可就是因为这土的掉渣的乡土气,东北人才觉得这人的东西真实、真逗!到了年,赵本山终于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就改走雅俗共赏风格了,也就没那么逗了。
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接受这么接地气的东西。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读研期间,听到有的老师评价赵本山:低俗!理解不了有什么可乐的——跟后来评价郭德纲的意思都差不多,我也就明白为什么现在巩汉林在网上的履历唯独没有记录小品《十三香》这一段儿历史。
“大俗才能大雅”——郭德纲如是说。
学了中医,才知道十三香的每一香,都是一味药。巩汉林和郭德纲的唱词都是改编的,原版是这样的:
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别长,
熬鱼炖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属它强,
凡是做菜它调味,没有花椒味不香,
要问花椒产何地,河南开封是家乡。
广大料、八角尖,产在广西八角山。
八角山上多样宝,唯有大料味道鲜。
要问大料有何用,炖鱼炖肉它最鲜。
红肉肘子,做坛肉,没有大料味不鲜。
干姜老,老干姜,干姜越老越味长。
人要老了经验广,姜要老了味越长。
拌鲜菜,煮鲜汤,放点干姜味更香,
干姜还能治大病,浑身发冷喝姜汤,
要问干姜产何地,山东莱芜是家乡。
陈皮好,好陈皮,它是江南的蜜柑橘,
吃了橘子肉,扒了橘子皮,洗净风干成了陈皮。
宽胸开胃能治病,健胃消食最出奇。
肉桂好,肉桂香,肉桂炖肉最相当。
炖肉放点肉桂面,肉皮发红亮又光,
尝一口滋味它可口,香而不腻味喷香,
肉桂它是产何地,广西桂林是家乡。
茴香好,茴香香,大小茴香分两桩,
大茴香生来八个角;小茴香生来像麦芒。
茴香味道它最好,茴香馅饺子最鲜靓,
家里要做豆腐菜,放点茴香最相当。
要问茴香产何地,全国各地产茴香。
香白芷,白芷香,解腥去膻最相当。
羊眼泡,牛口条,羊心羊肺羊肚汤,
搁上一点香白芷,它的味道特别香。
止痛祛风治大病,一味多用是特长,
要问白芷产何地,山西陕西是家乡。
草寇好,人人夸,能熏鸡来又烤鸭,
北京的烤鸭用草寇,德州的扒鸡它当家,
做汤顺气味道好,人人吃了人人夸,
你说草寇长何地,广东广西安了家。
山奈好,山奈香,山奈炖鱼最适当。
骨酥刺软味更美,喝口鱼汤更鲜靓,
家常调味少不了,少了山奈不相当,
要说山奈出何地,云南高山美名扬。
木香好,好木香,木香顺气属它强。
木须肉,木须汤,汤肉离不开广木香。
木香不但香味好,调和百味有特长,
木香产在两广地,飘洋过海到他乡,
味道传到世界各地,名扬四海知名芳。
十大调料调了个好,十大调料配了个全,
要想味道它更美,还有三宝往里添,
三种宝,不寻常,砂仁、肉蔻、小丁香。
这里边花椒是十三香里头一道香,极常见的调味料。
有一次感冒了,自己煲汤,放了花椒感觉很舒服,后来再感冒就直接花椒泡水,热热的喝,很快就好。我博导说,这叫“病走熟路”,按《黄帝内经》的意思,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基本上每一次感冒的病邪侵入路线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一味调料儿对我每次都管用。
但我的经验对很多人没有效果,我师父也不让我多喝,说过于香燥,伤阴,让我喝葱白煮水,但我喝了没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花椒:"味辛,温。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药性论》记载:"味苦辛,有小毒。"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多食动火堕胎。"
花椒除寒痹、主邪气咳逆,与此次疫毒寒湿属性相克,做菜煲汤时放点儿能驱寒除湿,改造身体里病毒容易寄生的土壤。
大料是第二香,就是八角,也是一位药,广西是道地产地。肉桂也是广西产的,都是炖肉必备料。
这次疫情有很多人出现消化道症状,食欲不好,一看舌苔,甭管是黄是白,多数都是又厚又浊腻。厚腻苔不是一天形成的,用些木香、草寇、丁香,理气除湿,厚腻苔就生不起来。
如果胃本来不好,禁不起这些性气大的,就用砂仁。我们平时开养胃的药,砂仁是常用的。
白芷是风药,“风为百病之长”,一般外感杂症都有风邪的作用在内,疫毒也不例外,要借风势毒害人。这时,有经验的老中医往往在药方里添一两味驱风邪的药,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干姜是补脾阳的要药。寒湿之所以容易侵入某些人的消化系统,就是因为他们脾阳不足。疫情之初多为老年人发病,以致连卫计委高级专家都大意了,其实就是因为老年人普遍脾肾阳衰,中年人一般叫做脾阳虚,所以病毒流通量增强以后,中年人也中招。
干姜是中医火神派的最爱,常用于救治危重病人,但要注意补阳可能助邪,要注意用量。当然平时作为调料,最重要是舌尖收货,如果你喜欢这种味道,多半就对你的身体有益。
十三香这么接地气的东西,再平凡不过,潜移默化的在中国人餐桌上调理我们的身体。中医管这就叫药食同源。
当然,还是像我师父说的,十三香毕竟是香燥之品,用多了伤阴,对身体不好,不能因为贪图它的香味儿用太多。中医的道理,从根本上就是守中、求和、平衡的思想。不提倡绝对的、极端的做法。
所以我们这些中医的信徒,已经告别王守义了,需要用到哪几种,自己配。
上池闻道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ingxianga.com/mdxgn/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