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魏晋,香品鉴赏渐成风气。当时,香料是极奇珍异的奢侈之物,用香、品香是贵族权门极为豪奢的享受。
曹操生前修书给诸葛亮,“寄赠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前,又将名贵香品遗赠诸位夫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分香卖履”。
东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熏香,土族子弟莫不熏衣傅粉,貌若神仙。
随着香料品类的日趋繁多,合香(以多种香料配制而成的香品)普遍使用,并出现了范晔《合香方》等多部香方专书。
香料被更广泛的用于医疗领域,当时的名医葛洪、陶弘景等人皆曾以香料入药疗疾。
隋唐时,国力强盛、民力富庶,为香文化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基础。香品用量远逾前代,不仅广泛用于佩戴、含服、熏烧,更出现了用香涂刷墙面、构建楼阁等奢侈之举。彼时,用香、品香之习渐从宫廷王公贵族阶层传入民间。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该时期造船技术发达,海上贸易繁盛,政府设立了专管海上贸易等市舶司,对香料贸易执行专卖制度,香料进出口量占对外贸易额的首位。
明清两朝,则是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普及期。
当时的制香技术、香具工艺及香品类型及香品类型,较之前时代有了长足发展:线香、棒香、塔香得以普遍使用;民间用香风气也更为繁盛,人们妆饰香膏,佩戴香囊,雅室熏香,沏饮香茶,沐浴香汤,调服香药。不知不觉,香已然浸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古代中国人优雅而极富情趣的日常生活中。
泱泱大国,天香一脉,历代传承,日趋繁富。香文化发展史上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成就。香事虽小,却大有可观。
END▼往期精彩回顾▼
真人,真实的人
中华香文化发展历史(一)
我们的空性
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
欢迎乘坐本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