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自开播以来便以精致的服化道、考究的历史背景和处处有伏笔的剧情设置吸引了不少观众,至今在豆瓣都保有8.6的高分,堪称是今年的“国剧之最”。
今天就带你来看看前16集中的个彩蛋,为你的观剧查漏补缺。
文章太长,建议先划到最后点击在看,然后转到朋友圈。
第一集
00:53林冲
老者拿着开市条幅。此处老者为周野芒,就是98版央视水浒传里的林冲。
01:03十拿九稳
崔器与手下首次出场,伪装成卖饼货郎等狼卫出现:“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02:01大诏令
诏令是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文的统称。民间则一般称为“圣旨”。此处意为发布重大制度、典礼、封赏的文书。
“令”指皇帝的命令。一般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所以在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门下”两字。
02:10手茧
曹破延磨掉手上练武的手茧:
古代习武之人手上往往有厚茧,此处曹破延伪装成商队首领,手上不该有这种茧,为防暴露在进城前磨掉避免暴露身份。
02:53蝼蚁
蝼蚁首次出场,与之后的“鲲鹏”“蝼蚁”比较呼应。
03:56檀棋衣服纹路
胡服大翻领,纹路应为球路纹,球路纹又称“毬露纹”。
以一大圆为一个单位中心,组成主题图案,上下左右和四角配以若干小圆,圆圆相套相连,向四周循环发展,组成四方连续纹样,在大圆小圆中间配以鸟兽或几何纹。
这种图案风格、形式,称为球路。
剧组参考的原始素材出自新疆的锦袍。
04:07口檀
根据分析应该是鸡舌香,加入少许其它香料,研为精末,以棉包裹,用这种方式塞进张小敬嘴里。
考据自
燕雪川04:22望楼
古时用作古代战争中观敌瞭哨,剧中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整个望楼系统为剧中设定,由“传递系统+加密系统”组成,并设有神射手。
05:22十恶
中国有个成语叫“十恶不赦”,“十恶”就是古代性质最为严重的十种罪行,在天下大赦之时也不会被赦免。
“十恶”大罪从秦朝开始就有,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时,统一规定为“重罪十条”:
即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隋朝建立后,将“叛”和“降”两条合并为一条,增加“不睦”,成为新的十项罪名,并统称为“十恶”,第一次完整概括了秦汉以来的重大罪名。
唐承隋制,沿用了“十恶”大罪的分类概括。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考据自
燕雪川06:20莲花冠
李必带的冠有两种,一个称为玉清莲花冠,一个称为上清芙蓉冠(即为此处李必所带),是芙蓉冠的两种变形。
簪子从后往前佩戴的方式称为子午簪,只适合插芙蓉冠,为道家独有。上清芙蓉冠为上清派独有,且具有一定职位和身份的道士才有资格佩戴。
07:28饼
为崔器对兄长崔六郎的供奉之物,与崔六郎为了弟弟奔走而伤到肠胃,只能吃流食呼应。
09:45牙郎
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
11:55司天台
司天台,官署名,正三品,始设于唐代。
古代观测记录天文气象、制定颁发历法,兼掌天文历法知识传授的国家机构。
12:09巳正
大荒落;子时(23时至01时),名曰「困敦」——混沌万物之初萌,藏黄泉之下。子是兹的意思,这时候,万物刚刚开始滋生和繁殖。
丑时(01时至03时),名曰「赤奋若」——气运奋迅而起,万物无不若其性。形容万物继续萌发,系于生长。
寅时(03时至05时),名曰「摄提格」——万物承阳而起。植物芽刚刚吐露,要吸收阳气生长,然后全部露出地面。
卯时(05时至07时),名曰「单阏」——阳气推万物而起;卯,就是茂,茂盛的样子。这个时候,万物生长滋生繁茂。
辰时(07时至09时),名曰「执徐」——伏蛰之物,而敷舒出。万物都震动而生长,草木伸舒,萌芽而出。
巳时(09时至11时),名曰「大荒落」——万物炽盛而出,霍然落之。万物到了这个时候,都全部长起来了,聚集在一起。炽盛而有光泽的样子。
午时(11时至13时),名曰「敦牂」——万物壮盛也。万物都达到盛大壮茂,枝柯密布的状态。
未时(13时至15时),名曰「协洽」——阴阳和合,万物化生。未,就是味的意思。当事物成熟的时候,都会发出气味。这时候阴气开始升起,万物稍微衰败。
申时(15时至17时),名曰「涒滩」——万物吐秀,倾垂也。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倾吐了最后的繁盛,引向衰败。
酉时(17时至19时),名曰「作噩」——万物皆芒枝起。万物衰老到极至而成熟。
戌时(19时至21时),名曰「阉茂」——万物皆蔽冒也。戌,灭,杀的意思。意思是到了这时候,万物都已经衰灭了。
亥时(21时至23时),名曰「大渊献」——万物于天,深盖藏也。亥,核的意思。万物都进入核阂里,意味着阴气劾杀了万物,等待下一个初萌。
考据自
a流浪的云aa12:31牌匾“开天明道”
衍自《周易》,开,即开辟、开创;开天,为开天辟地之意,指伏羲首创八卦,从此混沌的宇宙空间有了天地之分。
明道,即阐明天地万物运动规律和人类死生伦理法则。上善若水亦为道家名言,此处可见李必所属为道家。
13:42望楼暗语
为设计团队自创。(图选自
北斗北工作室)16:22以剑刃反光观察巷子中动静。
此人是与崔六郎一起被杀的黄山
20:34阿爷
阿爷/大人/哥——其实都是在叫爸爸。汉语中的“爷”和“爹”,最早都是父亲的意思,唐朝时的发音近乎“ya”和“dia”。
说起唐朝对父亲的称呼,还有一个让今人闹不清辈分的称呼——哥——比如唐玄宗称父亲唐睿宗为“四哥”,这很有可能是个鲜卑语词,是鲜卑语中对男性前辈的泛称,可以用来指父亲,也可以用来指兄长。
考据自
博物杂志20:40清和虚静
清虚恬静,应该是指道家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
23:17鹦鹉螺杯
“鹦鹉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鹦鹉嘴,故以此名。壳上青绿斑文,大者可受三升,壳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
可知是时岭南常将这类形如鹦鹉贝壳制成的酒杯。但因鹦鹉螺甚少,可见其珍贵。
考据自
松松發文物资料君23:36金鱼袋
唐高宗永徽二年(年)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庭时须经检查,以防止作伪。
武则天时,暗谶她姓武,是玄武,就是龟了,曾改佩鱼为佩龟。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此即为“章服制度。”
虽然有一定的出入,但可以确定的是,鱼袋最开始是用来装鱼符的,而鱼符就是古代的身份证,当然,能够使用这种身份证的,都是官员。
考据自
婧儿姐聊文史24:12红酒
汇聚长安的胡商,带来了精美的器物,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胡酒,其中就包括葡萄酒。新鲜事物自然吸引长安文人雅士的喜爱,争相购买品尝。
其实关于中原酿造葡萄酒的记载要更早,贞观十四年(公元年),唐朝大军平定高昌国后,当地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便随着战俘传入中原。唐太宗李世民随即下令在长安仿制葡萄酒。
考据自
船夫聊历史25:50何监衣服花纹
不同颜色的圆领袍及不同材质的革带代表了官员不同品阶。贺知章三品,穿紫色,徐宾八品,着深青色。
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新唐书·车服志》
考据自
海豹公子30:42金泥绘腊梅
上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一部分“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33:40小老
基本意思是老年人的谦称,此处可能是商贩对自己谦称的化用。
35:19顶发被割
剧中目前表现的是记载此种习俗的古籍被撕去,故失传;根据曹破延所说推测原意可能为——剃去顶发,意味着灵魂被提前收取,这是极其不尊重的一种待遇。
一般被割去顶发后,就再不能得到狼卫的尊重了。
35:59修面收纳盒
意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胡须也不能随便丢弃,修面商便以此中原礼俗对待曹破延。
38:15毛顺
唐代工匠大师
38:18太上玄元
唐高宗追尊“老子”的称号。《旧唐书·高宗纪下》:“﹝乾封元年﹞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
39:29舆图
古意指地图或疆域,现泛指地图。
第二集
03:54日晷
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06:01弩
开元年间,唐代京城禁军使用的弩共分为7种: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
其中臂张弩是步兵使用、角弓弩是骑兵使用,都是单兵弩。
考据自
以史为鉴V08:13短刀
张小敬所用横刀。从刀柄来看,刀柄下弯,刀柄横截面是椭圆,一侧有环,刀格近似菱形,这个刀制作方还是用了心找了素材。
这个刀的原型是皇甫江先生藏品,一只非常高级的辽、五代佩刀。
刀刃用的剑形刀刃,这个问题不大,这样的刀刃出现在中唐是合理的。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08:31折辱之刀
09:29李太白新作
选自李白《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10:24天地生吾有意无
本色出演,选自唐代李泌《长歌行》
12:01甡门
甡,意为“众多”。
12:20太子东宫右卫率
太子右卫率,官名。唐代太子居所位于太极宫正东,此时东宫仅指太子或者相关机构。
12:26崇壁
唐代多“门有崇屏”,从记载及图像来看唐代府邸宅院一般大门直冲堂屋,而不是像北京清代四合院一样大门在一侧,故门内用屏风墙挡一下。
唐代宅院影壁屏风使用的频率很高,材质的话一般似也多为夯土,基础则为“炭灰泥”用以防潮。
考据自
櫼栌落14:37茶具
饮具,李泌与贺监使用的茶碗则是取自唐代越窑,如法门寺出土品。
考据自
松松發文物资料君18:02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大体和如今的羊肉汤或羊肉泡馍很相近,在长安街边,用大锅烹制羊肉,而后根据客人的需要,现切现卖,羊肉配上熬制的鲜味十足的羊汤,佐之以风味独特的胡饼。
考据自
船夫聊历史水盆羊肉其实是导演作为西安人的私心......
18:31火晶柿子
临潼火晶柿子是西安市临潼区的历史名优特产,果形扁圆,面为朱红色,细润而光滑,色泽艳丽、浆汁丰满、鲜美甘珍、大小均匀。
21:03花纹毛毯
猜测可能是当时的西域风格,但未找到具体从何而来。
23:55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
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24:02上元节灯笼
于剧中随处可见,边上酒肆招牌全句为:美酒招来天下客,酒香引出洞中仙。
此酒联出处已不可考。
25:17火折子
古代易于携带之简便照明和取火用具,就是用易燃的草纸人为的加个外筒,造成缺氧环境,让明火变成火星。然后打开盖子,火星从新获得足够氧气,开始从新燃烧。
27:02骊山温泉宫
在今陕西临潼华清池,即华清宫。剧中此处为长安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30:32京兆尹
长安城的行政层级,分为府、县两级。一府为京兆府,下辖长安县、万年县。京兆尹是长安城日常治安管理的最高长官,长安县与万年县分管皇城外的外郭城。
31:26唐三彩
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所以也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在唐代为冥器,此处出现在棺材店中合情合理。
(原作中此处为金器店,但唐朝民间禁止金器,因此此处做了修改)
37:13烟丸
烟雾弹,基本上就是剧中的信号定位系统。
43:24狼主至福
狼卫的一种礼节,以右手拂过左手小臂,“狼”可能为其图腾,因此具有极高的地位。
第三集
00:10温室栽培
奸相家里不种菜,种花卉做盆景,这是“士人雅玩”。但林九郎原型李林甫并未记载有此爱好,可能是将奸相杨国忠的爱好嫁接变种到前任奸相身上,没什么违和感。
考据自
唐穿导游森林鹿01:19半臂
半臂是类似“坎肩”的休闲服,在唐朝非常流行普及,男女都穿(女性穿的通常叫“半袖”),穿在长衣里面或者外面都可。
林九郎所穿纹饰为红地织金圆纹锦,富贵而唐风浓郁。
考据自
唐穿导游森林鹿02:03法莫如显
意为“法一定要让人明了”,出自《韩非子·难三》,此处可见林相归属于法家。
02:34干谒
说自我推销还不算太贴切,更像今日托人内推,附的作品集。唐代文士干谒之风盛行,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还有一大票闲散诗人)都是仕途不顺,靠干谒谋得一官半职的。
考据自
燕雪川02:50祆教标志
拜火教,突出火。
04:01祆祠
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被称作祆教、拜火教,是古波斯帝国国教,源自西亚今伊朗。
粟特人多信奉此宗教,安禄山是不那么杰出的代表。
粟特人极善经商,汉唐时期便往来中国,从斯坦因7年在敦煌西北长城烽燧下发现写于西晋永嘉五年(年)左右,带有祆神名的一组粟特文信札可知,早在公元4世纪初叶的西晋末年,中亚的粟特人就将祆教带入中国。
考据自
燕雪川07:33铁尺
捕快用的铁尺,算是我国的传统执法武器。
10:21排水沟
剧中的黄土路面和排水沟很写实,长安城和所有北方古代城市一样,路面既未硬化,也不是完全的平地,而是由六道黄土梁“六坡”把城内分为高低不平的带状空间。
长安城特别是城南时有“深数丈余”的积水,城北“京兴道坊一夜陷为池,没五百家”。
再加上长安城上百万人口,排水明沟就成了城内极为重要的工程,基本每个里坊内外、横街、十字街等路两侧都会有排水明沟。
剧组还原了典型的长安砖砌水沟以及水沟上的石盖板(小石桥)。
考据自
櫼栌落12:37槊
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
12:44兰台
唐朝时,秘书省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改称兰台。
14:06鸩杖
贺知章手杖,上面立着一个斑鸠,这个手杖叫做“鸠杖”,“鸠杖”是在扶手处做成一只斑鸠鸟形材质有青铜的、木质的,也有玉质的。
一般由帝王赐予老人使用,又叫“王杖”。相当于官方发布的老年证。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14:09一丈夫兮一丈夫
何监吟诵的是李泌的《长歌行》。
17:49弔
同“吊”,意为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17:53唐刀
剧组参考了窦皦墓唐刀的细节,细节上十分还原。
20:06P形挂耳
刀鞘上的悬挂,现在称为P型附耳。
24:19昭昭有唐
本色出演,选自贺知章《唐禅社首乐章·太和-昭昭有唐》。
27:05卜卦
“他算了个午字。午,乃阴阳交相,抉择之意。”
李唐建国,公元年,戊寅年。天宝三载,公元年,甲申年。我们常说的“太岁”,按地支计,因而李唐王朝的太岁在“寅”。
对冲地支恰为“申”,这一年,大唐“破岁”,最是凶险,运旺却衰。
即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却是开始走背运的时间。因而天宝三载起卦国运,结果会是“午”。
考据自
燕雪川27:36火之手杖
可能是为了突出拜火教对于“火”这一意象的崇拜而加入的图腾向内容。
28:16乌头门
乌头门是唐大型府第外重围墙上的门,唐令“五品以上…….仍通作乌头大门”,靖安司的这个乌头门形象非常好,几乎与敦煌窟院落图的乌头门一样,且门扇都是直棂板门。
考据自
櫼栌落28:44琐罗亚斯德
帽子正中央的logo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标志,一个长翅膀的侧身站大胡子老头儿。
33:21阿焉尼语
原始印欧语言中的一种独立语言。
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了这种语言的残卷。后经考释,此语言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阿焉尼语)、吐火罗B(龟兹语)。
所使用的字母是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时间可能在6~8世纪之间。
33:24月氏
月氏(yuèzhī,旧读rùzhī或ròuzhī)是匈奴崛起以前居于河西走廊、祁连山古代游牧民族,亦称"月支"、"禺知"。
第四集
00:02波斯僧
实际是唐朝人叫的景教,大秦景教(基督教)流行碑是指初唐建中二年()吐火罗人伊斯(或景净)受唐政府资助在国都长安义宁坊大秦寺修建的一块记述景教在唐朝流传情况的碑刻。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02:18王宗汜
原型应为王忠嗣,王忠嗣(-年),唐朝名将,初名王训,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滨之子。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
02:28大食人
大食(tazi或taziks或者tajik,唐朝读音:tǎqī),或译"大石""大寔"或者现今的"塔吉克"。
萨珊王朝曾经称呼阿拉伯一部族为"塔吉克",后为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阿拉伯、伊朗穆斯林的泛称。按其民族服装颜色分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三种。
04:18登徒子
复姓登徒,见于战国时楚国宋玉所写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未知是否真有其人,可能仅为文学上的虚构角色。
由于这篇文章,人们把登徒子作为好色者的代表。此处应该是檀棋说的“流氓”,是戏称。
09:08鱼肠
古宝剑名。《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意谓极小之匕首,可藏置于鱼腹中。
原典故为刺杀之用,此处可能为暗示鱼肠的赏金猎人的身份。
10:17油料
提到了芝麻、菜籽、芜菁籽,因为此时花生尚未传入中国,因此榨油所需原料仍以这些为主。
10:29东南阳天翼火蛇
背景中神像边上的牌位所写,为二十八星宿之一,属火,为蛇。为南方第六宿,居朱雀之翅膀之位,故而得名“翼”,鸟有了翅膀才能腾飞,翼宿多吉。
翼宿值日主吉祥,年年进禄入门堂,一切兴工有利益,子孙富贵置田庄。二十八星宿指守护道教四灵神君的二十八位神将,此处亦可见靖安司的道家立场。
10:38逆龙鳞
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
11:01石
石,读音dàn。量词,意思是计算容量,重量的单位;在汉代,一石等于毫升。
12:31茶汤
从天宝年间开始,吃茶才大面积流行开来,但这种茶中,除了茶叶,你还能吃到葱姜花椒大枣桂皮橘子皮薄荷叶等各种味道。
另外,这款茶加了盐(剧中此处何监应该就是在加盐),所以喝起来,是咸口的。
15:55井
这种八角井沿、井架的文物资料,貌似只有仁寿宫水井遗址是这样的,井架复原是杨老方案,井亭简化了,台明看着也是的,四周一圈存水槽很巧妙。
考据自
櫼栌落18:26龙武军
龙武军,军号,唐朝有左右龙武军,为北衙六军之二;开元二十七年,"万骑"左右营正式改为左右龙武军,以陈玄礼为大将军。
18:50右骁卫
军事机构,古代禁卫军指挥机构。
唐沿隋置,为十六卫之一,位左、右卫下。掌宫禁宿卫,领翊府及诸折冲府府兵。凡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面、宫城内外,与左、右卫分知助铺。
19:16叉手礼
这种“左右手相握抱胸”的姿式,大致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到元代和明代小说里还常见,而它最流行的时期,就是唐、宋、元。这是中古时代,社交场合男女老幼安静倾听时最常用的礼仪性姿态。
叉手礼是男子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而女子则正好相反。
20:36甲胄
整体参考了贞观朝时期,长乐公主墓风格,胸前两个圆护很还原,八瓣盔也很还原。后面的甲士用的冑,是采取渤海国的考古资料。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21:22弘农得宝歌
在唐玄宗时期,广运潭这个南方租赋漕运总码头落成典礼上,一百多人齐声向唐玄宗高唱:“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据说,《得宝歌》的曲子由唐玄宗亲自谱写,后来成为唐朝的一个曲牌名。
25:55太子傅
太子傅,又称太傅,是“三公”之一,太子的老师,后成为虚职。
26:47火闹钟
我国是火钟的故乡,这种火钟是由我们平时所熟知的盘香构成,用一些特殊树木磨成粉末,并加入一些香料,合成“面团”,就可以制成盘香了。大的盘香几公尺长,可以燃烧几个月。
如在盘香的特定位置上再装上几个金属球,盘香下面放一个金属盘,当燃烧到某一特定的部位时,金属球就会落在金属盘里,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构成了“火闹钟”。
(文献图选自《燃香计时的火闹钟》)
28:01驴吃梨
这是剧中的一个小细节,在何监归家之时,背景中的何孚先是和驴玩,喂驴吃梨、然后自己吃梨,最后想给何监吃梨
被何监一脸嫌弃地拒绝了......
29:15辟谷
辟谷即不食五谷杂粮,是通过吸收自然精华之气,而进行减肥,排毒,养生的系统养生方法。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
这一做法起源于先秦,在我国唐朝时期民间比较流行,如今在我国南方地区及日本等国也受到不少人追捧。由此可见李必的道教立场。
29:45手切羊肉
唐人吃羊,主要是烤,但也有水煮。
有一首《赠酒店胡姬》的唐诗,描写的也许就是唐代水煮羊肉——“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逼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脍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
32:25萨珊金币
公元2世纪,波斯萨珊王朝建立,确立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是萨珊,不是北境史塔克的珊莎。)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军事扩张,内忧外患的萨珊王朝覆灭。萨珊金币应该就不再作为唐官方承认的货币流通了。
鱼肠手上佩戴的是三枚萨珊银币。萨珊王朝银币是手工打制银币,正面是国王像,背面是索罗亚斯德教的祭火坛图案,两旁站立侍从。
剧中的银币也与流传下来的萨珊银币一模一样。
考据自
燕雪川34:35司命灶君
即灶神。
灶神,全衔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司命主”、“香厨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
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也有二十四一说),上天汇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
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最低的地仙。祭灶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剧中此处图画上的“竈”,是灶的繁体字。
35:07思恩客
剧中指青楼女子为熟客发放的凭证,平时青楼女子不能出青楼,但是凭此凭证可由熟客带出。
相当于现在的VIP吧。
第五集
00:03坊门
结构上,下层心间还作了双蜀柱,这个细节很精彩,一般多见于关中唐代建筑形象,如大雁塔门楣石刻。
剧中几乎所有的栏杆都比较唐,严格遵守唐代寻杖栏杆中间不用望柱间隔的时代特征,而且用了比较多的寻杖绞角造,显得古意盎然。
考据自
櫼栌落02:36文书简牍
靖安司内列陈的各类档案卷宗,一窥唐代书册装帧形式,有竹简亦有卷轴及经折装。
卷轴装书籍,一般置于书架中存放,轴头朝外。
05:46你把我看了
照应第一集将张小敬从死牢中放出洗澡时,应是那时候看的。
怪不得檀棋叫他登徒子。
06:46幞头
幞头本来不是帽子,幞原本指布巾,现在南方一些汉语方言就仍把毛巾称为“幞子”。
早期的幞头可以理解成一种包头布,清朝以前的中国男性都蓄发梳髻,常用布裹住防止发髻散开。
南北朝以来,为了能够收束牢固,幞头常常预先裁出四个角,系裹时位于脑后的两个角在系结后下垂,就成了我们看到的两个“尾巴”。
(裹幞头示意图选自
博物杂志)唐代的幞头还保留着裹头布的本意,但后世人们懒得每次都打结,就演变成了可以直接戴上取下的帽子,帽子后加上两条尾巴模仿幞头角凑数,形成了装饰性的“帽翅”。
09:26离卦
剧中在靖安司之时,有很多镜头中都出现了“离”卦。离(lí)卦是上离下离的卦名,是《易经》六十四卦第30卦,代号是5:5。
离为火(离卦)附和依托。主卦和客卦都是5卦离卦,卦象是火。离卦主火,可能是暗示长安今日的火劫。
10:47韦坚与皇甫惟明
韦坚,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子金,为唐代大臣,由秘书丞历任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位渭南县北)、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令。
后为李林甫所谄,被长期流放岭南(今广东省广州市)遭害。
皇甫惟明(?-),籍贯不详,唐朝大将,天宝元年官陇右节度使,玄宗年间,击破吐蕃作乱。曾为忠王李亨(即唐肃宗)友。
开元十八年(),言和亲之利,奉玄宗命使吐蕃,唐蕃遂修旧好。御吐蕃有功,天宝五年(公元年),皇甫惟明又兼任河西节度使。后入朝,见李林甫专权,意颇不平,曾劝玄宗去李林甫,为李林甫记恨。
时忠王已为太子,李林甫遂兴冤狱,诬称他与太子妃兄韦坚谋废立,贬播川太守。次年被杀。
14:45耳报神
通常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民间传说中,附着在个别人耳内的神仙。
15:21箭头簪
此时闻染头上戴的簪子是箭头,猜测可能与张小敬之前的弩手身份有关,之后也与剧情有照应。
17:38弓箭短刀
一身男装配刀和胡禄、弓矢准备去干熊火帮,造型还原。
17:40敲门密码
闻染此处敲门其实是有规律的,由此可看出此时闻染已与狼卫有所勾结,此时闻染敲门节奏为“三二三”。
23:16传奇小说
历史上,姚汝能真的把张小敬写进了自己的书里,记载他在马嵬坡射杀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
唐别史《安禄山事迹》,署名华阴尉姚汝能,记述,天宝十五载马嵬坡,杨国忠出门遇上一群20多骑的吐蕃人正跟他说话,突然军队里传话说杨国忠跟吐蕃人一起反叛,军人们把他围起来。
杨国忠斥责他们是不是要效仿安禄山造反,军人们说“你是逆贼,还说谁?”,骑士张小敬先把杨国忠射下马,然后割下他的头颅,屠割他的尸体。
姚汝能除了留下这本书外,他的生平事迹则没有记载。
23:56铜镜
右侧的镜架,上面有一个铜镜,这个铜镜从反光上来看,是真的做了一个铜镜,十分用心。
28:06门戟
唐、宋时庙社、宫殿、府州、贵官私第等门前陈列的戟。数目各有定制,用来表示威仪。
剧中门戟十分还原。
30:31韬
仪卫武士腰间的弯月形物品是藏弓于内的韬或韔,即装有弓的弓袋。通常情况下,在壁画中表现弓的多是装弓用的弓袋,有虎皮或豹皮纹路,表明弓袋为虎皮或豹皮缝制而成,即所谓的虎韔豹韬。
这是中国影视剧中第一次复原此物。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32:17红衣
个人觉得此处姚汝能入破落市的场景,类似《辛德勒的名单》中最后的红衣小女孩,对比度极高,暗示其作为官场中人的高贵华丽和底层平民的阴郁生活。
32:29胡瓶
唐代最为时髦的进口酒具。
早如北朝已有此类瓶式,文献如《太平御览》引《前凉录》:“张轨时(年-年),西胡致金胡瓶,皆拂菻作,奇状,并人高,二枚。”
到了唐代,使用这类进口样式的酒瓶蔚然成风。连唐太宗也不能免俗,《旧唐书》中载,他曾赐给大臣李大亮胡瓶:“今賜卿胡瓶一枚,雖無千鎰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考据自
松松發文物资料君第六集
01:54囊家
设局聚赌抽头取利者。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及博徒是强名争胜谓之撩零,假借分画谓之囊家,囊家什一而取谓之乞头。"
05:03昆仑奴
被叫做“昆仑奴”的南海黑人不是非洲的尼格罗人种,而应该是尼格利陀人,又叫矮黑人。他们曾广布东南亚,但现在大大萎缩了,只有残存部族散居在马来半岛以南的海岛上。
中国古籍里多次记载,昆仑奴的一大特点是颇善水性,入水可以不闭眼,并从事水下工作。这也更符合尼格利陀人的特点,而不是非洲黑人。
唐代长安的黑人里,应该也有非洲黑人。据肖忠纯等人考证,唐宋文献里的“僧祇奴”很可能就是非洲黑人。僧祇即是当时的大食商人对东非沿海的称呼“Zanzibal”。
考据自
博物杂志05:25喏
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
07:07三勒浆
可以看作唐朝“果缤纷”或者“Rio”,是一种果酒。
这种饮品自波斯传来,因原料在中原的广泛种植而普及,唐人学会了西域的酿法,自上而下在民间逐渐普及。
08:09薄荷叶
马伯庸想写嚼槟榔,但是一转念这个东西貌似一直没有传入中原,就编了个嚼薄荷叶吧......而唐代人确实有“口香糖”,有直接口含丁香的,也有用丁香等芬芳香料蜜制成小丸儿的。
08:24骨朵
骨朵是像长棍一样的古代兵器,用铁或硬木制成,顶端瓜形。用铁或硬木制成,顶端瓜形。
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自辽开始骨朵不仅仅作为阵战兵器,也用于仪卫,辽金宋三朝的仪卫都用骨朵。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10:01遛马和留沐
未找到相关解释,联系剧情猜想,可能为“来青楼玩之后离开”和“留宿青楼或女子家”这两种意思的黑话表达。
10:44沐香
亦未找到相关解释,结合剧情猜测,应该就是青楼女子招呼客人的黑话,应该和“大爷来玩啊~”差不多意思。
11:54秦娥梦断秦楼月
出自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
18:05虎死骨立
并非现有成语,应为原创。
此处结合剧情分析,应为表达即使张小敬身入死牢,但是他的势力仍未断绝的意思。
20:56何家村
年在陕西何家村真的出土过一大批大唐文物,号称大唐遗宝,但似乎和高力士没有关系。
《国家宝藏》中,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就是何家村珍宝之一。
27:25赐福
剧中此处的赐福,应为“赐死”之意,之后的剧情中也会再次出现。
29:59开刃
唐刀常见的开刃方式,源自汉朝环刀的刀尖形制,在目前收藏界的唐刀中,这个尖是准确的。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31:23刀柄
檀棋和张小敬都戴这样斜柄刀子,剧组取样用的正仓院的资料。
34:49鱼肠兵器
未见官方解释,目前搜索到的讯息该种兵器与现有兵器均不相同,猜测可能为峨眉刺、手戟、拐的变形,亦可能是兵器的结合。
35:00白日何短短
此处出现为改编自李白《短歌行》。
36:35康友国
回忆中的康友国,与张小敬出卖暗桩消息传出后,拜别张帅的为同一人。此处康友国自述被大车顶到墙上,剧中其后背确实满是灰尘墙土,十分细致。
37:28望山
古代弩机上的简易瞄准器。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它的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
将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使箭尾抵于两牙之间的弦上,然后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钩心脱离悬刀刻口,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39:42胡子暗桩
此处的卷胡子暗桩,为柔嘉玉真坊老板、带领张小敬前往棺材店的暗桩,已被狼卫杀害。
40:05小乙断指
为做暗桩自断一指。呼应现实中小乙死后,张小敬自切小指,为小乙保全尸。
40:46韩非子像
韩非(约公元前--前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出现于此处,暗示林九郎法家的立场。
第七集
03:43郭英义与安崇章
原型——郭英乂,瓜州常乐(常乐后改名晋昌)人,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郭知运之子,左卫将军、幽州副总管郭英杰之弟,唐朝将领。
安崇章,未找到原型,应该为马伯庸原创。
03:46甘守诚
记载甚少,只记录其为唐玄宗时期一名右骁卫将军。
13:45滩羊
滩羊是蒙古羊的一个分支。
公羊有螺旋型大角,母羊多无角或有小角。头部常有褐色、黑色或黄色斑块。
背腰平直。被毛白色,呈长辫状,有光泽。成年公羊体重47千克左右,母羊35千克。滩羊肉质细嫩,无膻腥味极轻,脂肪分布均匀,营养丰富,是羊肉中的上品。营养成份结构明显优于其它品种羊肉。
17:33不是假话
此处剧中为瞳儿向负心的秦郎所说的最后宣言,期间所提其十七岁随青梅竹马入长安城便被卖入青楼,此前的剧情中她向张小敬自述身世时称“这样的假话要多少有多少”。
但其实不是假话,可能只是对自己悲惨经历的无奈罢了。
24:36漆封木牍
古代传递机密信件常使用的一种保密手段,如西北地区出土汉晋北朝时期的简牍信件。唐代保密的具体方式虽未可知,不过剧中借用这种早期封藏形式。
其以两块木片上下相叠,文书藏于其中,外用用凹槽捆绳固定,中央凹槽处封钤印火漆,开启需破坏火漆方能取出文书,起到检验保密的效果。
考据自
松松發文物资料君30:36奴籍除附
应该为唐代由主人颁发给奴隶的象征,有次象征便可脱离奴隶的身份成为自由人,且后代也不再为奴。
第八集
01:42弯刀
曹破延的刀是十字格弯刀,其所用素材是具有蒙古风格的十字格刀。原始素材用的是大都会博物馆藏的西藏十字格佩刀。
考据自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04:09布裹马鞍
大多时候,唐马鞍是用布包一下的,这在诸多陶俑三彩中都能看见,为啥要用布包?
因为唐代很多高级马鞍都是宝钿装饰,平时舍不得用,用的时候包层布。
16:37傩舞
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
16:38羯鼓
羯鼓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羯鼓两面蒙皮,腰部细,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
它发出的音主要是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古时,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
20:18注色
填写履历。色,脚色。古代指履历。
29:32无疤张小敬
此处回忆中张小敬脸上还没有疤,但是在现实时间线和小乙时间线中张小敬已经有疤了,推测是烽燧堡最终战时留下的伤痕。
29:33瀚海军
唐朝设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镇戍军之一,统兵名,有马匹,受北庭节度使节度,驻地在庭州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武则天长安二年()设置,初名烛龙军,长安三年郭元振改为是称。
着名统帅有郭元振、阿史那献、吕休璟、盖嘉运(此处剧情提到的就是这位)、郭虔瓘、安处哲等。
武则天长安年间此军参加对突厥默啜可汗的作战;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由军使盖嘉运率领,与安西节度王斛斯配合,参加平定突骑施可汗苏禄的叛乱,击败苏禄军;
开元二十七年,远征中亚楚河流域,击败突骑施吐火仙军;肃宗至德元年(),奉调进入内地,参加平定安禄山之乱,在今陕西、江南一带作战。
32:40明济众厄难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大乘无量寿经》
32:42月色灯山满帝都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32.55天空明月三千界:对联。
上联:天空明月三千界人醉春风十二楼
下联:大地春兰百万山客愁明月两杯酒
34:46许鹤子
许鹤子的历史原型是许合子,她是民间歌手,开元末年被选进宫廷,并改名为永新。许合子才貌双绝,她所唱的歌曲富有情调意境,与韩娥、李延年齐名。
直到安史之乱爆发,许合子逃离长安,沦落风尘,最后郁郁而终。
36:01琵琶
许合子出场之前的一个琵琶局部特写,虽然只能看到四个琴轴,但琴弦有五根,推测是仿正仓院的镇院之宝,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考据自
柴叔本尊第九集
00:16林相业余爱好
此处林相手中乐器就是上一集中所提到的羯鼓。
02:11大案牍术
靖安司查案用大案牍术,一下子就能调出司丞所需的各种数据。其实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大数据”,徐宾可以说是建数据库的“技术宅”了。
05:12天上的星星
此处是曹破延首次在张小敬面前提到“天上的星星”,为之后张小敬与其决战之时找到项链埋下伏笔。
17:38永王
李璘,初名李泽,玄宗第十六子,太子李亨异母弟,因母亲早逝,由李亨养大。幼时聪敏好学,封永王。
安史之乱时,随玄宗逃往蜀地。下诏为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镇守江陵,后谋反被杀。
当时李白就参加了这支叛军,并因此被流放为夜郎,好在有朋友帮助半路遇赦。
21:44唐代妆容
唐代国力繁盛,女性妆容也较为多样,如以铅粉为主的白妆、以胭脂为主的红妆,以及桃花妆、飞霞妆、酒晕妆、啼妆、泪妆等。
古代女子对眉形的修饰也很重视,而画眉的材料则是“石黛”。唐代时,画眉已经形成风尚。唐代时眉毛的样式也很多样,有十多种,如柳叶眉、月眉、阔眉、八字眉等。
唐代女子的发式非常多,光有名字的就有两百多种。梳在头顶的发髻称为高髻,是盛唐时最流行的一种。唐代女性也有佩戴假发髻的习惯,这种假发髻称为“义髻”。
据说,杨贵妃就有戴假发髻的爱好。
23:39信任
第一集中张小敬曾问李必“你信他们吗”,李必答“信”,此时李必却遭遇最大的信任危机。
第十集
00:17小乞丐
此处出现的小乞丐在被骗进去之后就再未出现过,且之后鱼肠拿来的他的碗有血迹,按照剧情,已被杀害。
00:43狼肉馅饺子
在小乞丐碗后所写,为龙波眼线传达消息的方式,意为“狼卫已经失败”。
06:06不戴幞
长安男子基本都带幞头,只有塞外人无此礼俗。
10:35你让我睡
属实登徒子。
16:44浮浪子
猜测意为“流氓”。
29:16郭利仕
原型为高力士。本姓冯,幼年入宫,由大太监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则天赏识。
曾助玄宗平定韦后及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
一生与玄宗不离不弃,李隆基驾崩后,吐血而死。
第十一集
01:28沙之礼
官方设定的狼卫祭奠同伴的一种仪式,一手捧沙一手从上缓缓洒下,为“尘归尘,土归土”一类的意思。
19:16细犬
细犬是一种优秀的猎犬,它细长的身体,弹性极好的背部,流线型的整体结构,使它非常善于奔跑。
细犬是中国本土的古老猎犬,二郎神的哮天犬就是这一品种,在《西游记》中直接称为“二郎爷爷的细犬”,在《封神榜》中定名为哮天。
剧集中,使用的是跟陕西细狗外形最相似的品种,桃子脸的萨路基猎犬。萨路基猎犬属于陕西细犬的祖先,拍戏的时候全国仅有三只,这位小朋友可是阿拉伯的异域来客。
考据自
大师兄天道酬勤23:10楼阁
唐代《营缮令》其中有一条:“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很直接的规定了民间不得起楼阁。
但《营缮令》作为唐令中较为次要的律令,约束性到底几何难说,城中官员、豪强府第有楼者应该不在少数。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西市楼阁高低错落的景象应该也较符合实际。
考据自
櫼栌落32:38赐福
此处为第二次出现,两名童子请求赐福,意为“赐死”。
32:53马球
马球,指的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发明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
在东汉后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
(图为《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
第十二集
02:42李十二
李十二就是公孙大娘剑器舞的传人,就是“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在剧中的这个时间点,她还在为“练跳舞磨烂脚跟”,再过十几年,她将成就传世名篇。
07:16把狼都变成狗了
猜测是暗示右刹本身对于狼卫的叛变,曹破延等只是棋子,右刹只为某图私利。
13:16永王暗示
此处永王已有动摇,想要拘押张小敬,为之后剧情乃至历史上的永王谋反留下伏笔。
14:03乌夜
《乌夜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乌夜啼”为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西曲歌》,多写离别之男怨女恨,而李白此诗题材相似,却别翻新境,言浅意深,独具魅力。
传说贺知章对这首诗相当欣赏,并以此为原因之一向唐玄宗推荐李白。此处提到右相钟情此曲,猜测可能并非是真心赏识,而是想凭借此曲推断何监心意。
14:58元载
原型元载,唐中期权相,王韫秀之夫。
出身寒微,性格敏惠,天宝初年进士,授新平县尉,历任大理司直,户部侍郎等。
唐代宗时,协助铲除权宦李辅国、鱼朝恩,深得宠信,独揽朝政。因排除异己,专权跋扈,后被赐死。
30:21军壶
龙波给的壶是军壶,暗示龙波本来军人的身份。
31:56神秘药丸
目前还没有相关信息,猜测可能是兴奋剂一类的药。
第十三集
02:51宝相花纹边饰
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
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03:56神像衣领上的卦象
乾上坎下,为周易第六卦,讼卦。
讼卦是祸中有福,福中有祸,福祸得失无常的一卦,呼应剧情。
04:56酒杯
与北周李贤墓出土玻璃碗、日本正仓院琉璃杯蕾丝相类似。
考据by
唐穿导游森林鹿松松发文物资料君07:18小勃律
小勃律国,在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唐朝时是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诸山地区)上两个较大的国家之一。
小勃律国国王没谨忙曾和唐玄宗父子相待,关系交好。
17:07云麾将军
古将军名号。南朝梁置﹐陈承梁制。唐时定为武散阶,从三品上。
20:27唐代石油开采
在唐代石油已被发现并开采,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表示,“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为车上油)及燃灯,极明”。
39:19长镜头爆破
实拍非特效。
一个不到一分钟的镜头,幕后拍摄共用了15天。
39:52闪回
服装颜色和记忆项链均证明这是徐宾,此片段为闪回徐宾和张小敬私下见面一事,为两人早就认识的情节进行呼应。
第十五集
16:20剡县藤纸
剡藤纸,以产于剡县(今嵊县)而得名。
西晋张华《博物志》载:“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藤。”
晋中叶,剡藤纸被官方定为文书专用纸。唐代,称公牍为“剡牍”,荐举人才的公函,亦名“荐剡”。
唐舒元舆《吊剡溪古藤文》云:“过数十百郡,东雒(洛阳)西雍(长安),见书文者,皆以剡纸相夸。”昔时人“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而至原料枯竭。
此外,竹纸的确在唐代出现,李肇《国史补》记载:“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
33:19奚车
奚车是辽代契丹的重要交通工具。
据出土壁画可见:奚车,前宽后窄,车毂较长,车轮略大,车轴则较短车牙厚不过四寸,车轸不过五寸。奚车上面长价有木棚,用毡帛覆盖,有的还绣有花纹和图案,用骆驼驱动。
第十六集
19:13拒马
一种木制的可以移动的障碍物,是一种障碍器材。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马,即将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镶嵌带刃。
刺。当时用以堵门,阻止行人通过,后来用于战斗,以阻止和迟滞敌人军马的行动,并可杀伤敌人。
34:13广通渠
早在隋朝时期由隋文帝修建。
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馀里,名广通渠。自此漕运通利,关中赖之,故又称富民渠。
36:40徽州墨
徽墨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
45:08挂着张小敬腰带的石像
广通渠下的镇水,保一方水域平安。
以上就是我找出的个彩蛋,不知道你能不能坚持看到这里。好剧的魅力就是在于能让人反复观看、仔细品味。
如果你在观看时也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小细节,也欢迎留言告诉我。
(部分截图与资料来源于网络)
END
▼
近期热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