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母丁香 > 母丁香论述 > 正文 > 正文

管锥编曾删稿这不是通往幼儿园的车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8 15:59:06
北京主治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03/8810720.html

錢鍾書/《管錐編》/讀書筆記/系列

《管锥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八》一则,所涉及甚多。如之前的“物分雌雄”一篇也是出于此则。(物分雌雄)这则札记中,还有十分特殊的一节,在书前小标题中没有提及,在书中也是明显的后插进去的。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管锥编》曾删稿一则(上)

这不是通往幼儿园的车,未成年勿入

上一则推送中钱先生指出宋玉高唐赋中之“云雨”与“荐枕席”并非一事,后世才混同起来,用云雨代指男女之事;而后又指出古人以云雨为天地交合的象征,天地交合又多和男女交合相比拟,因此男女之事自然也容易和云雨联系起来。那么这则推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云雨什么时候和男女之事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固定的意象并不断发展的。第二个问题,这种用法是我国独有的,还是一个在其他国家也有的普遍比喻。三关于云雨固定为男女之事的代称的时间,钱先生认为:“牽合穢褻”、“喻情欲”,殆自唐之叔世乎。这里显然是猜测的语气,大概开始于唐代晚期。(叔世意为衰世、乱世)之后,钱先生则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论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钱先生指出,南北朝时期并没有以云雨代称男女之事。另一方面,唐代晚期,这种代称已经很常见了。关于第一方面,钱先生引用了三则材料,第一则:王嘉《拾遺記》卷七記魏文帝使迎薛靈芸,“車徒咽路,塵起蔽於星月。……帝乘雕玉之輦,以望車徒之盛,嗟曰:‘昔者言:朝爲行雲,暮爲行雨;今非雲非雨,非朝非暮。’”

《拾遗记》中记载薛灵芸由贫女被选为帝妃,驾车之中,道侧所烧石叶之香,均为域外所献,途中“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咽路,尘起蔽于星月,时人谓为‘尘宵’”。这里引用到的薛灵芸的话只是感慨她在行路过程的感慨。

所以钱先生说:

以行塵與行雲、行雨比類並論,則祇指騰雲作雨,雖緣姬妾而發,不含牀笫之義。第二则:陶弘景《真誥·稽神樞》之四記學道飛昇者有朱孺子,“存泥丸法四十年,遂致雲雨於洞房”。

陶弘景(谥号贞白)的书中记载的朱孺子,修炼多年,能在很深的洞穴中用法术行雲布雨。

这里的“洞房”显然并非“洞房花烛夜”的洞房。所以钱先生指出:

“雲雨”、“洞房”,兩詞連屬,唐後的然“穢褻”,而貞白渾然不覺雙關,袒然不慮誤會。在唐以后,云雨和洞房联系在一起,肯定是在开车,而在这里,陶弘景完全没有想到这方面,不怕产生这种误会。第三则:庾信《庾子山集》卷一六《趙國公夫人紇豆陵氏墓志銘》:“雲雨去來,既流連於楚后”,正用《高唐賦》事,爲貴夫人諛墓,壽之貞珉,唐後必貽譏取怒,而蘭成下筆,初無避忌。庾信所写的墓志铭也用了《高唐赋》里云雨的典故,这样的典故,在唐代被用到墓志铭了,肯定会引起不满,但在庾信(字兰成)笔下,则无所顾忌。以上三则材料,都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頗徵南北朝未渠以“雲雨”爲好合之代詞也。“未渠”就是尚未、未曾的意思。懂这个词,这句话应该就没问题了吧。另外,在本书第七九则《全三国文卷一九》部分,钱先生也有相关的材料,引述如下:

《全梁文》卷六四張纘《與陸雲公等書》:“京洛游故,咸成雲雨”,即割裂此類語,六朝猶不以爲褻詞也。

这则材料在七九则中是用来说明“云雨”是割裂了“云往雨绝”的成词,作为离别的一个意象。当然也可以证明,六朝时期,云雨并成为男女好合的固定代称。

写到这里,我想到唐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虽提到“云雨”,同样无关风月,似可作为钱先生证据链中的一环。

当然,我们现在有了数据库,检索一下“云雨”肯定能找出更多的例句,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这里,我们主要先搞清楚钱先生的论述,不作过多发挥了。

四关于唐代晚期以云雨代称男女之事,以及这种象征性说法的逐步发展,钱先生也按时间顺序罗列了相关材料,进行了细致的说明:首先是唐代的三组材料,第一组为李贺的诗:李賀《湘妃》:“巫雲蜀雨遥相通”,尚難定詁;《惱公》:“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則顯爲“穢褻”語,猶吴偉業《西江月·春思》之“雲蹤雨跡”矣。《湘妃》诗中还难以确定里面的云雨是不是代指男女之事;《恼公》中的则毫无疑问是在开车,类似吴伟业的词。把吴伟业这首词引录过来,供各位司机参看:娇眼斜回帐底,酥胸紧贴灯前。匆匆归去五更天。小胆怯谁瞧见。臂枕馀香犹腻,口脂微印方鲜。云踪雨迹故依然,掉下一床花片。第二组材料为鱼玄机的及孙光宪的词:魚玄機《感懷寄人》:“早知雲雨會,未起蕙蘭心”;孫光憲《更漏子》祇云:“雲雨態,蕙蘭心”,此則以“會”字承“雲雨”,意義益明,謂雖早解人事,而未動芳心。这里的例子“意义”更明显,鱼玄机作为娼女,“早知云雨事,未起惠兰心”,是言虽然早早失身,但心却未许人。接下来是韩偓的诗:韓偓《六言》之一:“秦樓處子傾城,金陵狎客多情。朝雲暮雨會合,羅韤繡被逢迎。華山梧桐相覆,蠻江荳蔻連生。幽歡不盡告别,秋河悵望平明”;中間四句一意,既以宋玉賦中“薦枕席”與“行雲雨”二事泯而一之,復以“相覆”、“連生”重言申明之,“會合”即魚詩之“會”,“羅韤、繡被”類李詩之“重錦、輕容”。韩偓的六言诗显然也是在以云雨代指男女之事,此外还多了梧桐、豆蔻的比喻。“朝云暮雨会合”和鱼玄机“云雨会”是一个意思;对衣服被子的描写则和李贺诗里描写的类似。第三则材料则为唐彦谦的诗:唐彦謙《無題》之二:“楚雲湘雨會陽臺,錦帳芙蓉向夜開”;亦用“會”字,以卜“夜”故,不言“朝暮”,掉臂自在,勿拘泥來歷,韓冬郎詠“平明”即“告别”,却仍稱“朝雲暮雨”,相形而見謹細矣。同样用了云雨的典故,但考虑到是夜里相会,所以撇去了朝朝暮暮之类的字眼。上面所引的韩偓的诗虽然是夜里幽会,天明就道别,但还是写“朝云暮雨”,比较起来,唐彦谦的诗显然处理的更小心谨慎。然后是五代时期的材料:李後主《菩薩蠻》:“雨雲深繡户,來便諧衷素”;孫光憲《河傳》:“如花殿脚三千女,争雲雨,何處留人住”,又《浣溪紗》:“欲棲雲雨計難成”;五代蓋成套語。借李后主的三首词来说明五代时期,“云雨”已成为诗词中写男女交合的套话。以上三首词,车速都不是很快,就不带大家坐了。接下来,钱先生举了五代之后的两首词:爾後如周邦彦《青玉案》之“滅燭來相就,雨散雲收眉兒皺”,無名氏《點絳唇》褻詞之“殢雨尤雲”云云(沈雄、江尚質同輯《古今詞話·詞品》卷下引《詞統》),更踵“雲雨”之陳言而增華潤色焉。通过周邦彦及无名氏的词,可见这种代称男女交合的“云雨”,从修辞设色上不断得到精细加工。后一首词,不易见,录存以备参考:殢雨尤云,靠人紧把腰儿贴。颤声不撤,肯放郎教歇。檀口微微,笑吐丁香舌。喷龙麝,被郎轻啮,却更嗔人劣。以上就是钱先生对我国古代,以云雨作为男女之事代称的一个考察。那么这种现象是我国独有的吗?五

钱先生接下来,就援引了其他民族的材料,证明这种比附并非我国所独有。

首先是希腊:

希臘古傳天地交歡,乃有雨露,滋生萬物(TheGreekscalledtheskyUranus,understandingbythenamethegenerativepoweroftheskywhichpenetratestheearthwithwarmthandmoisture,andthroughwhichtheearthbringsfortheverylivingthing)。

然后是意大利的:

文藝復興時意大利脚本中一婦久曠,自言曰:“雨澤不降,已逾七月矣”(piùdisettemesisono,chenonmecihapiovuto)。

旷妇就是没有配偶的妇女,这里显然把用下雨代指性生活,类似我国“雨露均沾”的说法。

然后再是欧美小说中的几则材料:

讀近世歐美小説,時復一遭。

有把男女分别比为雨和土的:

如或記婚儀中女呼男爲“己之雨”而男呼女爲“己之土”(Thismanismyrainfromheaven.Thiswomanistheearthtome)。

有把下雨而后万物资长和男女交合而后生育相比较的:

或言沛然下雨,儼如洪荒之世,天地欲生育男女而歡合(Icouldheartherainfallingandtheseedsswelling.Icouldfeeltheskyandtheearthcopulatingasinprimitivetimeswhentheymatedlikeamanandwomanandwantedchildren);以及把雨注入河流比为男女交合的:霖降注河又如牝牡交接(Themalewatersofheavenspouteddownandunitedwiththeriversandlakes,thefemalewatersofearth)。这一则,和我国俗话所说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毫无疑问消息相通。最后,钱先生作了总结:故知“雲雨”之“牽合”,匪獨吾國爲然,且始著於吾國詩詞,初非由“小説家”言也。把“云雨”和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是我国,外国也有。在我国,这种联系并非来自于“小说家”言,而是开始于诗词。进一步,思考一下,诗歌是要求用形象思维的,本身就容易产生很多象征性的意象,云雨不过和月亮、梅花、鸳鸯等一样,是其中之一种。此节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其实我在想,要不要把这则里涉及的所有诗词都单独整理出一则推送?需要的可以后台留言。(手动狗头)最后,也没啥好说的,就祝点赞、转发的朋友性福吧!

往期

下滑看到更多不精彩内容

《管锥编》曾删稿一则(上)

云雨

《管锥编·周易正义·一三》

苏苏与簌簌

《管锥编》读书笔记

“人中”趣说

《管锥编》读书笔记

礼尚往来

《管锥编》读书笔记

《雲赋》语可喻义理

《管锥编》读书笔记

围师必阙

《管锥编》读书笔记

“枯杨生稊”的误用

《管锥编》读书笔记

“人中”趣说

《管锥编》读书笔记

政治是战争的继续

《管锥编》读书笔记

告密与默存

《管锥编》读书笔记

物分雌雄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下)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下)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中)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上)

《管锥编》读书笔记

“酒色财气”

《管锥编》读书笔记

钱锺书的女权思想

《管锥编》讀解:文敝与起衰

《管锥编》讀解:李康《運命論》

一个读书人的自我修养

你的高级伴读书童

喜讀前賢高論,试申一得之愚。

不当之处,敬俟方闻;片言之錫,拱璧承之。

轉載請注明出處。

翟人周

转发就是最好的赞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ingxianga.com/mdxls/9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母丁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