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右上方蓝字「星标」晏凌羊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6分钟
高中女生用丝带勒死母亲:
自称因为没考好,担心受责备
文/初小轨
与妈妈尸体待在一起的2天1夜
5月23日晚,45岁的女律师张某与正读高中的15岁女儿在家过周末,女儿提出要给妈妈按摩(网友聊天记录说法),随后便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丝带,从后面活活勒死了自己的母亲。
杀母之后,女儿把妈妈尸体塞进行李箱(警方证实了这一说法),反锁了家里的门,将母亲的朋友圈删干净,之后关机,与母亲的尸体一起度过了两天一夜,直到周一门声响起,才东窗事发。
5月25日,警车停在了青岛市体育街附近某小区,15岁的女孩与母亲的一行李箱尸体,一起被警察从家中带了出来。
没有人知道,如此冷静弑母的15岁女孩,在与母亲的尸体共处的2天1夜的时间里,到底想了些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女孩对警察的供述说法是,周五在学校就想杀死妈妈,周六晚上回来实施,原因是担心成绩不好会受责备。
又是一场令人闻之脖子发凉的悲剧。
因为死者无法发声,大家能听到的版本,只能是一个妈妈因为对女儿过于严格而丧命。网上大量的言论,都开始倒向于指责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与强迫性人格给自己带来的反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亲子关系中,指责母亲失职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因为太多的孩子,受过同款母亲的“折磨”,她们完全深谙考不好接下来要遭遇怎样的局面,在被灌输“学习大过天”观念的年纪上,她们中的一部分,开始丧失基本的伦理价值判断能力,甚至几乎无法区分学习和人命到底孰重孰轻。
于是,为了不挨骂,她勒死了妈妈。
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最好的
若干年前,张律师就离了婚,独自一人带着女儿长大。
一位认识张律师的同行向媒体披露:
尽管独身带着孩子,但她总是给孩子最好的。她经常做一些法律援助,挣不到什么钱。女儿初中时,为了让女儿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她将女儿送到了学费很贵的青岛超银中学,同时,还给女儿报了很多补习班,女儿的每年教育支出花费较高。
我们平时聊过对孩子的教育。张律师一直认为,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最好的。
为了让女儿上学方便,张律师带着女儿在学校附近一个没有电梯的老小区里租房居住。
小区附近一个卖水果的老板直言:
她对女儿非常好。(女儿)想吃羊肉,妈妈托朋友上内蒙古现杀的整只羊冰冻着运回来;(女儿)要吃牛肉,托澳大利亚的好朋友买进口牛肉。
张律师曾写过一首叫做《致女儿》的诗,来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感情:
你可曾知道你一直一直是我心中蓝色的忧伤
掬你于口中怕热度焐伤了初春的嫩芽
捧你于手中怕温度融化了初冬的雪绒花
你的笑靥曾给我月光下的遐想
你的蹙眉曾给我雨中丁香的愁结
我一直一直以为有缺口的爱虽不完美
却想在不完美中爱到极致……
没人能确认,一个妈妈口中“有缺口的爱”,是指离异给女儿的亏欠感,还是能力受限无法给到女儿摘到天上的星星。
但字里行间显而易见的是,张律师对女儿的爱,实属炙热。
热到极致。
热到女儿的心里暗暗生出来一种难以共情的窒息感。
这世间的孩子,最怕大人泪流满面地朝着自己叫嚣着,你是妈妈活在这世上唯一的指望,妈妈把能给你的都给你了,你还想怎么样?
小区里有住户看到过,母女二人起过冲突,“女儿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哭,没穿外套,母亲在后面,脸色很难看,手里拿着女儿的外套,没说话”。
把孩子养大成人的小二十年里,没有哪个妈妈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跟孩子从来没有红过脸。
亲子关系中,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儿女,做人父母,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谁是完美的妈妈,也没有谁是完美的孩子,两代人都是在一次次鸡飞狗跳中相互学习、磨合前行。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在半路上弄拧巴了。
妈妈委屈。
孩子绝望。
各有各的怨恨。
为什么我起早贪黑地伺候你,却换不回你一点点上进与懂事?
为什么我偶尔一次成绩退步,你不关心我本来也很难过的情绪,就知道摔脸子骂人?
粗暴与镇压,教会孩子的最终也只是反叛与对抗。
看了很多育儿大师的课,可数十年如一日的面对,那些看上去神奇而自如的育儿经有时候就是不奏效。
耐心耗尽的时候,妈妈就容易失态。
可孩子总是不擅长消化起早贪黑的妈妈,孩子总是更容易记住那个失态过的妈妈。
杀人或抑郁——至暗选择
退一万步讲。
假设张律师真的就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妈妈。
假设张律师真的就是一个对孩子成绩过度紧张的妈妈。
假设张律师气急败坏地对女儿动过手。
那么,这个妈妈就该被杀死吗?
在极度紧张的亲子关系中,有孩子发脾气把房门反锁拒绝进食,有孩子收拾几件衣服要离家出走,有孩子假装乖巧让自己陷入了无边的抑郁。
只有极个别的孩子,选择杀了妈妈。
这些都不是什么好选择,但杀死妈妈是最黑暗的。
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都可能会成为孩子压抑时的情绪出口。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阴影”。
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这种破坏性,在一部分孩子那里,表现为抑郁症,自我破坏;在另一部分孩子那里表现为攻击性,破坏他人。
年12月,湖南。
仅12岁正上六年级的孩子,因为母亲劝阻他抽烟,便拿着菜刀,对着母亲疯狂砍了20多刀,案发现场血流成河。
之后12岁的孩子把弟弟哄睡,换掉妈妈身上沾血的衣服,还用妈妈的手机发短信给班主任请了假。
警察来抓他时,小孩镇定自若,还露出微笑,留下一句让全网人民震惊的一句话“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
没错,这小孩不是一时魔怔了,因为魔怔了过后会后悔。
而他确定无疑要杀的人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还异想天开地不理解自己杀家人不杀外人为什么警察连这都要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也变成了一个高危职业。
一场人间悲剧之间,隔着管教与不服管教的矛盾。
为人父母,不管,孩子就废了。
管急了,孩子有可能逆反、埋怨,甚至恨不得你赶紧去死。
妈妈,在被自己孩子勒死、砍死的那一瞬间,最大的疼痛不是来源于窒息与鲜血,而是来源于这辈子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付出毕生爱与心血的亲生子女,要恨她恨到亲手杀死妈妈的迷茫与错愕。
也许天底下的孩子,都在骨子里就厌恶那些“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哪有当父母的不希望孩子好”的老话。
也许天底下的大人,总爱用“承压能力太差,一点事就动手杀人”来判断孩子做得某件事是否合理。
妈妈一边说着爱,一边步步相逼。
孩子想沟通却被忽视,便闷在心里闷成了骇人的病。
病发的时候,刀子举起来,捅向自己,或妈妈,悲剧酿成后,以人人闻之色变的毁灭性人格被人评说。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在没理解这句话的重要性之前,两代人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
大人努力过了,搭上了自己一辈子的时间、精力、金钱、爱,以及性命。
孩子挣扎过了,以弥补家长的遗憾、反哺家里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的方式,过一生。
到头来,我们只能从别人的悲剧里,隐约了解。
大人低头、反思与尊重,不会在孩子那里丧失威严的地位;孩子感恩、理解与共情,不会在大人那里丧失平等的机会。
如果两代人站在裂隙面前,不肯相让,不肯接纳彼此的不完美,只是由着各自的立场和愿望横冲直撞、言语攻击,只会互相指责,互相找对方的原因,那么最终,只会互相制造一场又一场人间悲剧。
对,就是互相。
--END--
本文作者:初小轨,山东水瓶女一枚,小说、随笔作者,新书《自律的人生不孤独》已温情上市。文章来源公号“初小轨”(ID:chuxiaogui),微博:
初小轨一点碎碎念:
ps:羊羊头条发广告时,原创或转载文章都藏在了次条、三条。小广的阅读率和转化率,也是公号的生存指标。感谢大家对羊的支持,点击下方的链接也能查看以往文章。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ingxianga.com/mdxpz/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