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母丁香 > 母丁香炮制 > 正文 > 正文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4 12:54:40

丁香

首先,有两种植物,都叫丁香这个名字。作为香料和中药用的丁香,和用于观赏的丁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1)观赏用的丁香,是木犀科丁香属的植物,在中国春天开各种颜色的花,生活并原产于中国的温带,不能用来做香料和中药哦~用于歌里唱的丁香花不是图上这个哦。

(2)而我们吃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植物,香料用和中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热带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群岛上。

丁香图片

丁香鲜花图片

中药丁香图片

丁香图片

丁香简介

药材名:丁香

拼音:DīnɡXiānɡ

别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宫丁

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化学成分:花蕾含挥发油14~20%,油中含丁香酚78~95%、乙酰丁香酚约3%及少量的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此外,尚含齐墩果酸、鞣质、脂肪油及腊。果实含挥发油2~9%。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肾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禁忌:不宜与郁金同用。

丁香的功效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丁香的作用

1、丁香水煎剂和丁香油对于猪、犬的蛔虫均有驱除作用

丁香油的效力更大,对于犬的钩虫病也有一定疗效。在体外,丁香水煎剂、乙醇浸剂和乙醚提取物均有麻痹或杀死猪蛔的作用。

2、抑菌试验

本品对于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试管内对布氏杆菌、鸟型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常见治病性皮肤真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又因为丁香油及丁香酚对于皮肤无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丁香的用法

内服:1~3g。--《中国药典》

内服:0.5~1.5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研末调敷。--《中药大辞典》

丁香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

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2、治小儿吐逆

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3、治朝食暮吐

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4、治霍乱,止吐

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5、治久心痛不止

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6、治痈疽恶肉

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7、治食蟹致伤

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8、治鼻中息肉

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丁香的临床应用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癣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天症状才开始消退,一般经3~5天亦能治愈。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ingxianga.com/mdxpz/848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母丁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