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母丁香 > 母丁香特性 > 正文 > 正文

祖传中医数千年来最奇葩的方剂组成,这和四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8 21:18:0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0525/7168767.html

抄笔记抄到手软过吗?

附子童便或者用黑豆炮制,那附子热性是不是变了?

附子如果是中性,那还是少阴人要药吗?

四象医学讲究药性,大多数是生药,现在好多药用蜂蜜炮制,好多是醋制,酒制。酒都有问题,为什么还要中西医结合呢?

黑豆蒸则补肾,现在哪个药房是蒸黑豆呢?我见过的都是炒黑豆。现在都是大药厂卖药,小门诊用药,炮制不规范,因为只有医生才知道用什么炮制才能药到病除。用药的医生要用,医院就得亲自炮制,这是传统中医,不是商业化的中医。

1  :  升麻葛根汤  

组成:  樱桃核2钱,生甘草4分。。。。。。  

  出处:  《痧喉证治汇言》。。。。。。  

  主治:  痧疹已出而复没者。。。。。。  

2  :  正容散  

  组成:  樱桃枝、白梅肉。。。。。。  

  出处:  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名见《金鉴》卷六十三。。。。。。  

  主治:  雀卵斑(黑干)。。。。。。  

  用法用量:  日用洗面。。。。。。  

  制备方法:  研和。。。。。。  

  附注:  《医宗金鉴》本方用法:兑鹰粪白三钱共研。。。。。。  

3  :  时珍玉容散  

  组成:  青梅4两,樱桃4两,鹰屎白(或鸽屎白)3钱。。。。。。  

  出处:  《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主治:  面上雀斑,其色或黄或黑,碎点无数。。。。。。  

  用法用量:  早、晚手心注水调搽。。。。。。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  :  时珍正容散  

  组成:  白梅肉1两,甜樱桃枝1两。。。。。。  

  出处:  《金鉴》卷六十三。。。。。。  

  主治:  雀斑。。。。。。  

  用法用量:  每早、晚用少许,在手心内,水调匀,搓面上,良久,以温水洗面。。。。。。  

  制备方法:  上焙干,兑鹰粪白3钱,共研为末。。。。。。  

5  :  清肌汤  

  组成:  樱桃叶1握(冬则枝干),。。。。。。  

  出处:  《慈幼心书》卷六。。。。。。  

  主治:  小儿痘疮不起。。。。。。  

  用法用量:  以水煎汤,置帐中,令气熏半个时辰,倾出汤洗,1时即起。。。。。。  

6  :  樱桃散  

  组成:  樱桃叶、。。。。。。  

  出处:  《普济方》卷三○七。。。。。。  

  主治:  诸种蛇伤。。。。。。  

  用法用量:  入酒捣研,调敷伤处。。。。。。  

  制备方法:  上同捶碎。。。。。。  

7  :  樱桃煎  

  组成:  樱桃核49粒,葱头1个。。。。。。  

  出处:  《仙拈集》卷三。。。。。。  

  主治:  闷痧。。。。。。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  澡豆  

  组成:  桃花3两,钟乳粉3两,真珠3两,玉屑3两,蜀水花3两,木瓜花3两,(木柰)花4两,梨花4两,红莲花4两,李花4两,樱桃花4两,白蜀葵花4两,。。。。。。  

  出处:  《千金翼》卷五。。。。。。  

  功效:  令人其面如玉,白净润泽,臭气粉滓皆除。。。。。。  

  用法用量:  常用洗手面作桩。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净润泽,臭气粉滓皆除。咽喉臂膊皆用洗之,悉得如意。。。。。。  

  制备方法:  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成粉,合和大豆末7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  

9  :  七七丹  

  组成:  樱桃核49粒,葱白7枚。。。。。。  

  出处:  《治疹全书》卷上。。。。。。  

  主治:  麻疹,闷疹不出。。。。。。  

  用法用量:  水2碗,煎8分,温服。取汗。立出。。。。。。  

10  :  生犀葡萄酒  

  组成:  好葡萄1两,五加皮6钱,牛膝1两(酒浸1宿)。。。。。。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四。。。。。。  

  功效:  光泽颜色,滋润肠胃。。。。。。  

  主治:  脚气疼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食前暖服1-2盏。。。。。。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用生绢袋子贮,以无灰好酒8升同浸,密封,经7日取出。。。。。。  

11  :  人参汤  

  组成:  葡萄苗1分,林檎1枚,木猴梨7枚。。。。。。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主治:  小儿痘疮将出。。。。。。  

  用法用量:  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放冷,时时令吃。。。。。。  

  制备方法:  上各锉碎。。。。。。  

12  :  甘露酒  

  组成:  葡萄2两,桃仁2两,。。。。。  

  出处:  《仙拈集》卷三。。。。。。  

  主治:  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  浸烧酒10斤。常服。。。。。。  

13  :  夺命象皮丸  

  组成:  象皮1两(酒炒,磨下用),稳小鹅1个(即鹅蛋抱临出死于壳内者是,密纸封皮,煅黄色为度),大附子5钱(童便煮),黄花地丁(净花)1两,血竭5钱,冰片1钱,琐琐葡萄(小小无核者是)1两,仙茅1两(黑豆汁煮),甘草5钱。。。。。。

  出处:  《寿世保元》卷八引益藩方。。。。。。  

  主治:  痘疮,气不足,空谷无脓。。。。。。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酒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白酒酵打(米山)米糊为丸,如龙眼大。。。。。。  

14  :  当归汤  

  组成:  淡竹叶、灯心、竹猥绥、乌梅、甘草、木龙(又名野葡萄藤)各等分。。。。。。  

  出处:  《百一》卷十五引郑媪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五。。。。。。  

  主治:  血淋及五淋等疾。。。。。。  

  用法用量:  上药或多少亦不妨,煎汤作熟水,患此疾者多渴,随意饮之。。。。。。  

  附注:  方中竹猥绥,《普济方》引《百一》作竹葳蕤,《准绳?类方》作竹园荽。。。。。。  

15  :补肾汤    

  组成:淮牛膝、葡萄肉。。。。。。    

  出处:《医门补要》卷中。    

  主治:腰痛成龟背症。。。。。。    

16  :  赤龙散  

  组成:  野葡萄根(红者,去粗皮)。。。。。。  

  出处:  《儒门事亲》卷十五。。。。。。  

  功效:  消散肿毒。。。。。。  

  用法用量:  新水调涂肿上,频扫新水。。。。。。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7  :  宜男酒  

  组成:  核桃肉(去皮)2两,葡萄干(去皮梗)2两。。。。。。  

  出处:  《同寿录》卷一。。。。。。  

  功效:  养精壮神,调经种子。。。。。。  

  用法用量:  早、晚温服2-3杯。或用米烧酒10斤,则不必煮,但浸7日服之,亦可。。。。。。  

  制备方法:  上药浸无灰好酒10斤,盛瓷坛内封固,重汤煮1炷香,埋土中7日,取起。。。。。。  

18  :  千金不换挝痞膏  

  组成:  血竭1钱半,雄黄3钱,米壳3钱,人言3钱,芥子5钱(另研),鸽粪(醋烹)5钱,皮消5钱,野葡萄(根皮,炒干)5钱,凤仙草5钱,蓖麻子5钱(炒黄)。。。。。。  

  出处:  《鲁府禁方》卷三。。。。。。  

  主治:  小儿癖疾,并男妇一切积块。。。。。。  

  用法用量:  贴患处,每贴加麝香5分,独蒜1头(捣10下),红绢1方,将药摊上,如干用醋润之,3炷香尽去药,3日1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小黄米做成粉子,炒糊4两研细,用陈醋和成膏。。。。。。  

19  :  益阴煎  

  组成:  葡萄肉、。。。。。。  

  出处:  《医门补要》卷中。。。。。。  

  主治:  龟背。。。。。。  

20  :  秘传煮酒应效方  

  组成:  何首乌2钱半,五加皮2钱半,牛膝1钱半,虎骨1钱半,白芍药1钱半,甘草5钱,核桃肉5钱5分,红豆5钱5分,酥油5钱5分,葡萄2钱,。。。。。。  

  出处:  《直指附遗》卷四。。。。。。  

  主治:  诸风气、历节,插腿风。。。。。。  

  用法用量:  每服随量饮,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分作两袋,用罐盛酒,袋悬于罐内,封罐口,安锅内煮熟,过5-7日方用。。。。。。  

21  :  透骨搜风散  

  组成:  透骨草(白花者,阴干更佳)1钱5分,牛膝1钱5分,紫葡萄1钱5分,六安茶1钱5分,小黑豆1钱5分,白糖1钱5分,天茄2分(1方有槐子1钱,生姜1钱)。。。。。。  

  出处:  《外科大成》卷二。。。。。。  

  功效:  散肌肤之邪。。。。。。  

  主治:  因野合传染便毒、杨梅疮,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水3钟,煎1钟,露1宿,空心热服,出汗。。。。。。  

  用药禁忌:  避风。。。。。。  

22  :  透骨散  

  组成:  透骨草、紫葡萄、冰糖、六安荣、黑豆、核桃肉、。。。。。。  

  出处:  《疡科捷径》卷下。。。。。。  

  主治:  梅毒疮,彻疼筋骨。。。。。。  

23  :  葡消散  

  组成:  葡萄干、焰消。。。。。。  

  出处:  《医级》卷八。。。。。。  

  主治:  牙龈肿痛,势欲成痈者。。。。。。  

  用法用量:  擦牙,涎出任吐自愈。。。。。。  

  制备方法:  将葡萄去核,填满焰消,煅之,焰过,取置地上成炭,研末。。。。。。  

24  :  葡萄酒  

  组成:  干葡萄末1斤,细曲末5斤,糯米5斗。。。。。。  

  出处:  《圣惠》卷九十五。。。。。。  

  功效:  驻颜,暖腰肾。。。。。。  

  用法用量:  即时饮1盏。。。。。。  

  制备方法:  上炊糯米令熟,候稍冷,入曲并葡萄末,搅令匀,入瓮盖覆,候熟。。。。。。  

25  :  葡萄酒  

  组成:  葡萄1枚。。。。。。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主治:  吹乳。痘出不快。。。。。。  

  用法用量:  热酒调服。。。。。。  

  制备方法:  于灯焰上燎过,研细。。。。。。  

26  :  葡萄煎  

  组成:  葡萄(绞取汁)5合,。。。。。。  

  出处:  《圣惠》卷九十六。。。。。。  

  主治:  热淋。小便涩少,碜痛沥血。。。。。。  

  用法用量:  上相和,煎如稀饧。每于食前服2合。。。。。。  

27  :  解酒仙丹  

  组成:  葡萄8两,细茶4两,甘松1两。。。。。。  

  出处:  《寿世保元》卷二。。。。。。  

  功效:  解酒。。。。。。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清茶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28  :  酸枣仁酒  

  组成:  干葡萄5两,五加皮3两,牛膝5两(去苗)。。。。。。  

  出处:  《圣惠》卷四十五。。。。。。  

  功效:  光泽肌肤,润养脏腑。。。。。。  

  主治:  脚气疼痛。。。。。。  

  用法用量:  食前随性暖服之。。。。。。  

  制备方法:  上锉,用生绢袋盛,以酒3斗,浸6-7日。。。。。。  

29  :  糖葡萄  

  组成:  水葡萄头(5寸长)30根,沙糖4两。。。。。。  

  出处:  《经验广集》卷二。。。。。。  

  主治:  绞肠痧腹痛。。。。。。  

  用法用量:  水煎滚,待温服下。。。。。。  

30  :  五叶汤  

  别名:  五叶散  

  组成:  野苏叶、葡萄叶。。。。。。  

  出处:  《医统》卷六十引丹溪方。。。。。。  

  主治:  疝气肿痛。。。。。。  

  用法用量:  上以水煎,熏洗。。。。。。  

  附注:  五叶散(《济阳纲目》卷七十六)。。。。。。  

31  :  火腿红曲散  

  组成:  陈火腿骨(煅存性,研末)、红曲松花各等分。。。。。。  

  出处:  方出《种福堂方》卷二,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七。。。。。。  

  主治:  脾泄。。。。。。  

  用法用量:  砂糖调,陈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2  :  白芷膏  

  组成:  白芜荑3分,木兰皮3分,零陵香1分,松花1分,熊脂3斤(如无,以酥代)。。。。。。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一。。。。。。  

  主治:  面皻疱。。。。。。  

  用法用量:  每临卧时,先以澡豆温浆水洗面,后涂膏。。。。。。  

  制备方法:  上13味,除麝香、熊脂外,并锉碎,入净器中,以酒2升浸1宿,先将熊脂入铜铛中化令销,次下酒中诸药,以文火煎之,三上三下,候白芷黄色膏成,用新绵滤去滓,入麝香搅匀,稀稠得所,瓷盒盛。。。。。。  

33  :  如圣散  

  组成:  松脂半两(研),紫参半两,松花半两,胡麻子花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八。。。。。。  

  主治:  恶风。。。。。。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薄茶调下,日3-4服,不拘时候。服药5日,遍身及百骨节疼痛,起止不得,乃见效也。2-3日后,却得安。及1月,身体黑瘦,方渐平复。。。。。。  

  制备方法:  上为散,和匀。。。。。。  

34  :  松花散  

  组成:  松花1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七。。。。。。  

  主治:  吐血久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35  :  松花散  

  组成:  松花粉(微炒,退冷,然后用)。。。。。。  

  出处:  《医林纂要》卷九。。。。。。  

  主治:  小儿痘疮,成片作烂,脓水不干者。。。。。。  

  用法用量:  敷席上,使儿安卧。。。。。。  

36  :  松花散  

  组成:  松花半升,荞麦粉半升。。。。。。  

  出处:  《痘疹传心录》卷十四。。。。。。  

  主治:  痘疮。。。。。。  

  用法用量:  和匀。凡痘破者,以此敷之;溃烂者,以此衬卧尤佳。。。。。。  

37  :  松脂丸  

  组成:  松脂3两(炼成者),松花3两,牛膝1两(去苗),甘草1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九十八。。。。。。  

  功效:  强筋骨,补五脏,除风湿,久服轻身耐老延年,益气,补诸不足。。。。。。  

  主治:  风冷。。。。。。  

  用法用量:  每日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8  :  松蕊丹  

  组成:  松花(洗,焙干)1两,。。。。。。  

  出处:  《幼幼新书》(古籍本)卷六引张涣方。。。。。。  

  主治:  小儿龟背。。。。。。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粥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附注:  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松药丹”。。。。。。  

39  :  金华散  

  组成:  松花3钱。。。。。。  

  出处:  《惠直堂方》卷一。。。。。。  

  主治:  红白痢。。。。。。  

  用法用量:  红痢,蜜调;白痢,沙糖调;红白痢,蜜糖兼调,每服3钱,空心滚水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药禁忌:  忌厚味。。。。。。  

40  :  金华散  

  组成:  松花3钱,干荷叶2钱,。。。。。。  

  出处:  《良朋汇集》卷一。。。。。。  

  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红痢,蜜调服;白痢,黑糖调服;红白相间,蜜与糖调服,加温水少许。。。。。。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药禁忌:  忌面食、荤腥、油腻之物。。。。。。  

41  :  金花散  

  组成:  松花、熟虎、。。。。。。  

  出处:  《青囊秘传》。。。。。。  

  主治:  汤火伤。。。。。。  

  用法用量:  麻油调搽。。。。。。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2  :  洗痔肿痛方  

  组成:  鱼腥草1两,苦楝根1两,朴消1两,马齿苋1两,瓦松花1两。。。。。。  

  出处:  《外科正宗》卷八。。。。。。  

  主治:  诸痔肿痛。。。。。。  

  用法用量:  水5大碗,煎3碗,先熏后洗。。。。。。  

43  :  神异痰火膏子  

  组成:  柿霜1斤,胡黄连4两,银柴胡4两,白沙参4两,黄菊花4两,白芍4两,松花4两,玄胡索4两,粟壳4两,梨汁5斤,五加皮6两。。。。。。  

  出处:  《鲁府禁方》卷一。。。。。。  

  主治:  痰火。。。。。。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晨以滚水和食3钱,不拘食之前后。仍将诸药滓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滚水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用甜水1大锅,将生熟地黄煮熬稠浓,至10碗收起,又用水1大锅再煮熬,待稠浓至10余碗汁时再收起,将二黄用冷水磨细,绢袋滤滓;将上煎调药下锅,用水1大桶,煮1次,收水10碗,如此将药煮熬5次,取水50碗;将前二黄汁与诸药汁和匀,用细绢袋滤去滓,以净药水下铜锅,用文武火熬成膏子,下蜂蜜5斤熬一二沸,再下松花、玄明粉、白矾、乳香、柿霜、梨、藕,已成膏子熟美,用瓷罐盛之,勿令泄气。。。。。。  

44  :  胡麻散  

  组成:  何首乌2两,松花2两,角蒿2两,克颇草2两,甘菊花3两,紫参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八。。。。。。  

  主治:  恶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如病深,渐加至3钱匕,服之旬余,若觉遍身疼痛是效。。。。。。  

  制备方法:  上为散。。。。。。  

45  :  大安汤  

  组成:  赤箭1两,甘草(炙,锉)半两,松花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三。。。。。。  

  主治:  风邪伤人,寒热时作,头痛烦躁,周身疼痛,颈项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薄荷5叶,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46  :  理脾糕  

  组成:  松花1升,。。。。。。  

  出处:  《寿世青编》卷下。。。。。。  

  主治:  老人、小儿脾泄水泻。。。。。。  

  用法用量:  炙于食之。。。。。。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粳米粉1斗2升。糯米粉3升、砂糖1斤,拌匀蒸熟。。。。。。  

47  :  麻黄丸  

  组成:  松花半两。。。。。。  

  出处:  《圣惠》卷八十九。。。。。。  

  主治:  小儿龟背。。。。。。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每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48  :  椿根散  

  组成:  松花面1两,荷叶蒂(约四指长)1两。。。。。。  

  出处:  《鲁府禁方》。。。。。。  

  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若白痢用白糖调服,红痢用黑糖调服。。。。。。  

  制备方法:  上和匀为末。。。。。。  

49  :  腽肭脐丸  

  组成:  腽肭脐(酒浸,微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石斛(去根)3分,山芋3分,荜澄茄3分,萆薢1两半,松花1两半,。。。。。。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功效:  滋润肌肤,悦泽颜色,进饮食。。。。。。  

  主治:  元脏虚冷,腰膝无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粟米饮亦得。。。。。。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同罗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50  :  锅粑散  

  组成:  干饭锅粑(净末)4两,松花2两,腊肉骨头5钱。。。。。。  

  出处:  《卫生鸿宝》卷一。。。。。。  

  主治:  白泻不止。。。。。。  

  用法用量:  砂糖调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1  :  七花丸  

  组成:  山茶花1两(烧存性),芙蓉花1两(烧存性),石榴花1两(烧存性),检漆花1两(烧存性),松花1两(烧存性),白茅花(锉)1两(烧存性),。。。。。。  

  出处:  《医学正传》卷五。。。。。。  

  主治:  肠风下血,久痔。。。。。。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煎乌梅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2  :  六灰膏  

  组成:  灰苋、荞麦秆、茄秆(各烧为灰)、石矿灰(研细)。。。。。。  

  出处:  《准绳?疡医》卷一。。。。。。  

  主治:  发背,疔疮,疖子,肿毒,疠疮,痔疮,痣子,疣子。。。。。。  

  用法用量:  一应毒物以膏点之。若点疠疮、痔疮,待烂去少许,再点之,再烂去,如是渐渐点去。。。。。。  

  制备方法:  上药多少不妨,和匀,汤泡水淋,淋下之水煎成膏如糊,装瓷器中。。。。。。  

53  :  代针散  

  组成:  矿子灰5钱,荞麦楷灰1两,茄科灰1两。。。。。。  

  出处:  《良朋汇集》卷五。。。。。。  

  主治:  肿毒数日,内有脓不得自破者;又点面上雀斑黑痣。。。。。。  

  用法用量:  如疮大,将此药画个十字即破,其脓就出:如诸般大疮有疗角腐肉不脱,用此药水洗之即去。。。。。。  

  制备方法:  4灰放锅内,水5碗,滚数10滚,用布袋滤去滓,将水从新用铁构熬至1小酒钟存用。。。。。。  

  附注:  如洗大疮,对水洗,如水一碗,对三五茶匙洗。。。。。。  

54  :  玉振丸  

  组成:  荞麦1分。。。。。。  

  出处:  《汉药神效方》卷五。。。。。。  

  主治:  癞病。。。。。。  

  用法用量:  用白汤送下,先每日将神秘丸3粒研碎,于早朝用白汤服下;服至10日后,乃将金声散1钱3分,用酒服下;于翌日即第11日早朝将玉振丸5分,用白汤吞下。服玉振丸日,不再服神秘丸。自第1-2起,再服神秘丸如前;服至10日,复如前,于是夜服金声散,翌日服玉振丸。以上共2-3日,为服1剂日数。。。。。。  

  制备方法:  用糊为丸。。。。。。  

  用药禁忌:  严禁五辛、酒肉、肉面类、房事。。。。。。  

55  :  夺命救痢饮  

  组成:  甘草1钱,白芍8钱,黑料豆1两,荞麦1两。。。。。。  

  出处:  《慈航集》卷下。。。。。。  

  主治:  噤口痢。。。。。。  

  用法用量:  水煎服,缓缓1匙1匙咽之。咽之不吐能下,次日必有生机,能进饮食,用救阴煎,调理4-5剂,痢全止矣,再以饮食调补。。。。。。  

56  :皂荚散    

  组成:旅生荞麦半两,谷精草半两,芸薹子半两。    

  出处:《圣惠》卷二十二。    

  主治:白虎风,疼痛。    

  用法用量:用酽醋调涂之。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57  :  芎黄散  

  组成:  荞麦粉5钱。。。。。。  

  出处:  《霉疮证治》卷下。。。。。。  

  主治:  结毒头痛;又治便毒。。。。。。  

  用法用量:  温酒或白汤调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附注:  清心散、清身散。。。。。。  

58  :  如神丸  

  组成:  钢铁20钱,荞麦粉50钱,。。。。。。  

  出处:  《眼科锦囊》卷四。。。。。。  

  主治:  积聚留饮,水肿经闭,及青白黑之内翳初起。。。。。。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9  :  如圣膏  

  组成:  荞麦梗灰、茄梗灰、矿灰、炭灰、黑豆梗灰各等分。。。。。。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功效:  出靥子。。。。。。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针刺破靥子,敷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3碗淋取汁,将淋下汁再淋二次,慢火熬成膏。。。。。。  

60  :  八仙茶  

  组成:  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附子1个(用荞麦面1撮,包煨,良久去面),荔枝子(去皮)14个,青盐8钱,。。。。。。  

  出处:  《串雅外编》卷三。。。。。。  

  功效:  延寿固肾,种子,化痰,除百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无子者用之更妙。即如血衰发白,每日衔化1丸。满百日白发返黑矣。。。。。。  

  制备方法:  上药与茶各为细末,用甘草膏,以火日修合,将蒸笼一扇,铺绢一层,将药平摊于绢上;又放绢一层,将茶一层,再放蒸笼一扇,铺绢一层,照前摊药并尽盖之,周围用纸封固,慢火蒸一炷香,取起,乘热为丸,如芡实大,以瓷罐收贮,以黄蜡封口,埋地下1尺7寸,取起。。。。。。  

  用药禁忌:  切忌败血诸物。脑子、三白、酒。。。。。。  

61  :  阿魏化痞散  

  组成:  荞麦面1两(微炒)。。。。。。  

  出处:  《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  痞癖皆缘内伤过度,气血横逆,结聚而生。初起腹中觉有小块,举动牵引作疼,久则渐大成形,甚者翕翕内动,斯时必气血衰弱,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好酒1钟调稀,空心服。3日后腹痛,便出脓血为验。。。。。。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药禁忌:  忌食生冷、腥荤等。。。。。。  

  附注:  原书治上证,外贴乾坤一气膏。。。。。。  

62  :  应痛丸  

  组成:  阿魏2两(醋和,用荞麦面作饼,厚3指,裹阿魏,慢火煨熟),硇砂末1钱,。。。。。。  

  出处:  《三因》卷十四。。。。。。  

  主治:  败精恶物不去,结在阴囊成疝,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食前温酒、盐汤任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  芙蓉膏  

  组成:  料炭灰半升,荞麦秸灰半升(上灰用热汤淋取2升,熬至5分,又用:),独角仙1个(不用角),红娘子半钱(不去翅足),糯米49粒,石灰1两(风化者)。。。。。。  

  出处:  《宣明论》卷十五。。。。。。  

  主治:  大小诸靥子遍满头面或身体者。。。。。。  

  用法用量:  取瘢痕靥内刺破,用细竹签子点之放药,用湿纸揩药,再点至三上,见瘢痕时,冷水淋洗。。。。。。  

  制备方法:  上为末,将前项灰汁调如面糊相似,在瓷盒子内于上底理5-7日,取出使用。。。。。。  

  用药禁忌:  忌姜、醋、鱼、马肉。。。。。。  

64  :  灵宝丹  

  别名:  归命丹、返魂丹  

  组成:  光明砂1两半(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荞麦灰汁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硫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无灰酒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雄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米醋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自然铜1两(先捣碎,细研如粉)。以上4味,用1有盖瓷瓶子,先以金箔3片,铺子瓶子底上,便入硫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雄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朱砂,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自然铜;又以金箔3片盖之;以瓶子盖合,却不用固济,于灰池内坐瓶子令稳,以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半斤,围瓶子,去瓶子3寸;第二日用熟火10两,去瓶子2寸半;第3日用火1斤,去瓶子2寸;以火尽为度。候冷,取药出瓶子,以纸3重裹药,于净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细。磁石(以醋淬20遍,捣罗,细研如粉)3分,阳起石(研如粉)3分,长理石(细研如粉)3分,紫石英(细研如粉)3分。用1有盖瓷瓶子,先磁石,次入阳起石,次入长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1依前法,以盖子合之,其口不固济、用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1斤,去瓶子3寸;第2日用火3斤,去瓶子2寸;第3日用火半秤,去瓶子3寸。1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药,用纸裹入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极细。龙脑1两,腽肭脐(酒刷,微炙)1两,虎胫骨(涂酒炙令黄)1两(上6味为末,更细研如粉),钟乳10两(以绢袋子盛,先以长流水煮半日,后弃其水,别用水5斗,煎取1斗,煮后草药,留钟乳水3合,磨生犀角3分),乌蛇(酒浸,去皮骨,微炙)1两1分,仙灵脾1两1分,天麻1两1分(上6味,粗罗为散,以前钟乳水1斗,煎至7升,用生绢袋滤去滓,澄清)。延胡索3分,木胡桐泪3分(上6味,为粗末,以前钟乳汁7升、煎至4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当归1两(上二味,为粗散,以前钟乳汁4升,煎至3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无灰酒、童便1升。。。。。。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五。。。。。。  

  主治:  中一切风,牙关紧急,及尸厥暴亡者;或打扑损多年,天阴即疼痛,动不得者。。。。。。  

  用法用量:  如有中一切风,牙关紧急,及尸厥暴亡者,以热醋研2-3丸,灌在口中,下得咽喉即活;如要常服,即空心以温酒送下3丸;如患风疾及扑伤肢节,10年5岁运动不得者,但依法服之,10粒便效,重者不过30粒;有人卒中恶暴亡者,但心头未冷,取药5粒,以醋调摩脐中余遍,当从脐四面渐暖,待眼开后,以热醋研下10粒,入口即活;凡病不问轻重、年月深浅,先以红雪通中散3钱,茶下,良久,更以热茶投,令宣泻1-2行,便依法煎姜豆汤下3粒,当以他人热手,更摩所患处,良久热彻,当觉肉内有物如火至病所;-日及1年内,风疾下床不得者,1服3粒,10服后便可行步,如患至重者,每1利后,隔日服5粒,又住3-5日,即更利,服不过30粒,平复如本,若打扑损多年,天阴即疼痛,动不得者,大验只可5-7服。服此药多者,疾去后,药力恒在。。。。。。  

  制备方法:  上件地黄汁等,合前药汁,共计6升,纳银锅中,于静室内,以文火养至1升,下金石药末在内,以柳木篦搅,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然后入牛黄等6味,搅令极匀,即下皂荚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绵滤过,入药内,然后于乳钵内,以乳槌用力研-下,缘此药极粘如胶。研讫,分为三分,一份入上件芒硝,别更研令匀,并丸如绿豆大。。。。。。  

  附注:  本方加芒消,名“破棺丹”。。。。。。  

出处方剂名称经典方剂组成分类方剂演变《圣惠》卷八十六保生丸干虾蟆1枚(于小罐子内,以瓦子盖口,勿令透气,烧灰),蜣螂(微炒,去翅足)半两,母丁香半两,麝香(研细)半两,夜明沙(微炒)半两,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半两,苦葫芦子半两,胡黄连半两,熊胆(研细)半两。查看

《圣惠》卷九十三蝉壳丸蝉壳1分(去足,微炒),蜗牛壳1分,干漆1分(捣碎,炒令烟出),狗头灰3分,夜明沙1分(微炒)。查看

《圣惠》卷八十七出虫丸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牛黄1分,蟾酥半钱,熊胆1分,蜗牛子1分(炒微黄),夜明沙1分(微炒)。查看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定命丹木香1分,夜明沙1分,麝1分,蝉壳3个,胡黄连2钱,金箔5片,银箔5片。查看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定命夜明沙丸夜明沙(炒)1分,青黛(研)1分,蛇蜕(炒)1分,蝉蜕(去土)1分,麝香(研)1分,地龙(去土,炒)1分,干虾蟆(烧灰,研)1分,蚱蝉(炙)40个。查看

《中药成方配本》鹅毛管眼药麝香2钱5分,熊胆5分,飞琥珀5分,冰片2钱,飞制甘石2两,飞生月石2钱,荸荠粉1两5钱,蕤仁霜5分(以上8味为甲组药),生地8两,玄参4两,川石斛3两,麦冬3两,杞子3两,黄连3两,黄芩3两,黄柏4两,龙胆草4两,青葙子2两,决明子4两,白蒺藜2两,白菊花2两,桑叶4两,谷精珠2两,木贼草2两,焦山栀3两,石决明8两,淡竹叶2两,夜明沙4两,木鳖子1两(以上21味为乙组药)。查看

《普济方》卷三六四引《全婴方》还明丸夜明沙、井泉石、谷精草、蛤粉各等分。查看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花乳石散花乳石1两(煅、研),乳香(去石,研)、夜明沙(研)、胆矾(研)、地龙(去土,为细末)各等分。查看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立验散芎藭3分,天南星(炮)3分,白芷3分,夜明沙(炒)3分,猪牙皂荚(炙)3分,白丁香4钱,百部4钱,藜芦4钱,草乌头半两,海金沙1分,砒霜(别研)2钱,荜茇2钱。查看

《医方类聚》卷七O引《吴氏集验方》灵光丸夜明沙1两(去土),蝉蜕21个(生,洗去土),木贼21条(去节)。查看

《圣惠》卷八十七铃石散铃石1分,石决明1分,甘菊花1分,井泉石1分,夜明沙1分(微炒),黄连1分(去须)。查看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夜明丸夜明沙、木贼、防风、田螺壳、青木香、细辛各等分。查看

《温病条辨》(清?吴瑭)  宣痹汤  经典  防己火单苦杏仁滑石粉连翘栀子薏苡仁法半夏蚕砂赤小豆皮  祛湿方-清热祛湿  查看

《摄生秘剖》卷四  百药长    当归1两,川芎5钱,白芍1两,怀地黄4两,白术(土炒)1两,白茯苓1两,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2两,牛膝1两(炒),杜仲(炒)1两,破故纸1两,茴香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4两,陈皮1两,半夏1两,苍术1两,厚朴1两,枳壳1两,香附1两,砂仁5钱,官桂1两,羌活1两,独活1两,白芷1两,防风(去芦)1两,乌药1两,秦艽1两,何首乌1两,川1两,干茄根1两,晚蚕砂1两,干姜1两,红枣1斤,烧酒60斤。    查看

刘炳凡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    查看

《医学实在易》卷七  蚕砂黄柏汤    生蚕砂30克,生黄柏30克。    查看

《瑞竹堂方》卷一  沉麝香茸丸    沉香2钱,麝香1钱,南木香3钱,乳香3钱,八角茴香4钱(炒),小茴香4钱(炒)半两,鹿茸(酥炙)半两,莲肉(炒)半两,晚蚕砂半两,肉苁蓉半两,菟丝子半两,牛膝半两,川楝子(酒浸)半两,地龙(去土净)半两,陈皮半两(去白),仙灵脾3钱(酥炙)。    查看

《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除湿酒    虎胫骨9克,防己9克,独活6克,云苓9克,杜仲9克,9克,晚蚕砂9克,松节9克,茄根12克,木瓜12克,苍耳子12克,枸杞子12克,秦艽9克,桑枝15克,牛膝3克,狗脊9克,续断9克,伸筋草9克,12克,白酒2.5千克。    查看

《杨氏家藏方》卷一  窦侍御仙酒    牛膝(净洗,切)半斤,牛蒡根(净洗,切)半斤,大麻子1升(净洗,炒),枸杞子(净洗)1合,苍术1斤(净洗,切),牛蒡子(净洗,炒)1两,蚕砂(净洗,炒)1两,秦艽(净洗,切)1两,羌活(去芦头,净洗,切)1两,防风(净洗,切)1两,桔梗(去芦头,净洗,切)1两。    查看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蜚龙分师丸    白僵蚕1两,白花蛇1两,穿山甲1两,香蛇1两,蚕砂1两,全蝎1两,鹿角(炒)1两,蜈蚣5钱,蝉蜕2两。    查看

《袖珍》卷一  归来轩毡道人风药    红曲半斤,苍术半斤,乌药半斤,天花粉半斤,何首乌半斤,白芷半斤,陈皮半斤,蝉壳半斤,川楝子半斤,补骨脂半斤,天南星半斤(炮),苏木半斤,藁本半斤,鹭鸶藤半斤,黑牵牛半斤,僵蚕半斤,五灵脂半斤,地龙半斤,宣木瓜半斤,香附子半斤,荆芥半斤,川芎半斤,当归半斤,细辛蚕砂半斤,赤芍药半斤,防风半斤,草乌22斤,川乌5斤,乳香4两。    查看

《眼科金镜》卷二  还明散    夜明砂、晚蚕砂、谷精草、蛤扮各等分。    查看

《遵生八笺》卷十八  黑铅丹    (出山)黑铅1斤(将2蚕砂炒成末),青盐6两,没食子4两,升麻2两,石膏8两,香附子4两(炒焦黑),槐角子6两(炒为末)。    查看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医学切问》  虎骨酒    茄子根(净洗,蒸过,9月10月者,晒干)5两,鼠粘子(炒)1两,蔓荆子1两,火麻子半升,晚蚕砂半升,苍耳子半升,枸杞子(蒸)半升,秦艽2两,萆解2两,生牛蒡叶1握,虎骨2两。    查看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华山石刻散    鸡肠草、旱莲草、茜草根、晚蚕砂、白矾、青盐、不蛀皂荚、诃子各等分。    查看

《医学纲目》卷十二  换骨丹    防风、牛膝、当归、虎骨(酥炙)各30克,枸杞松节、蚕砂各30克,茄根(洗净)60克,苍术克。    查看

《霍乱论》卷四  黄芩定乱汤    黄芩1钱5分(酒炒),焦栀子1钱5分,香豉(炒)1钱5分,原蚕砂3钱,制半夏1钱,橘红(盐水炒)1钱,蒲公英4钱,鲜竹茹2钱,川连(姜汁炒)6分,陈吴萸(泡淡)1分。    查看

《普济方》卷九十三  酒浸药仙方    甘菊花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羌活半两,杜仲半两,牡蛎半两,瓜蒌根半两,牡丹皮半两,紫菀半两,菖蒲半两,人参半两,白蒺藜半两,牛蒡子半两,枸杞子半两,白花蛇2钱半,桔梗2钱半,吴白术2钱半,山茱萸2钱半,白茯苓2钱半,晚蚕砂(炒)2钱半,黄桂2钱半,远志(去心)2钱半,牛膝2钱半,虎胫骨3钱,牛蒡根3钱,干姜3钱,干地黄3钱,柏子仁3钱,狗脊(去毛,焙)3钱,天雄(去皮,炮)3钱,萆薢3钱,蛇床子3钱,黑附子3钱,肉苁蓉3钱,菟丝子3钱,续断3钱,芍药(去皮)3钱,石斛3钱。    查看

《准绳?幼科》卷四  龙蟠饮    人参、当归、枳壳、白豆蔻、丁香、木香、官桂、青皮、半夏、山楂、三棱、蚕砂、厚朴。    查看

《眼科阐微》卷四  龙砂    蚕砂1斗(合千里光烧灰,以滚童便淋汁5碗),甘石2两(打碎如豆,入铜锅内,用白童便浸出2指,桑柴煮干,取起,再浸再煮,如此7次,尝苦咸味方止。如淡再煮。每次要焙干,取起听用。)。    查看

董建华方  四金瞿麦汤    金钱草20克,海金砂20克,川萆解10克,蚕砂10克(包煎),郁金10克,枳实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生地10克,瞿麦10克,滑石10克,鸡内金5克,酒军3克。    查看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棕灰散    棕榈皮(烧灰)、原蚕砂(炒)各30克,阿胶(炙燥)22克。    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ingxianga.com/mdxtx/613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母丁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