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嗡嗡嗡……
一到夏天,无论你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免不了被蚊子骚扰。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蚊子面前总经常吃瘪:
被咬过的地方总是瘙痒难耐,除了“皮肉之苦”,蚊子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登革热、疟疾、乙脑……
今天就说说蚊子那些事儿,让你远离蚊子的叮咬。
今年的蚊子,比以往更凶一点
不少人觉得今年的蚊子又多又凶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先带你了解一下蚊子的特性。
蚊出没高峰
每年蚊虫的密度曲线呈“驼峰状”,六月受晴热高温的影响,不少蚊子被“热死”,八九月反而是其活动的高峰期。
为啥爱吸血
地球上的蚊子种类超过种,只有80种叮咬人类。蚊子有雌雄之分,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雄蚊靠吸食植物汁液过活。
狩猎方式
蚊子是令人吃惊的猎手,其触角中有70多种气味和化学感受器,这些感受器能够探测到人类呼出气体和汗液中的二氧化碳及乳酸,并确定人的位置,最远可达50米。
蚊子的“吻”,可能是致命的
蚊子的嘴叫口器,它“吻”你一口,会留下一个奇痒无比的包。
蚊子咬人的过程,通常是口器刺入皮肤→吐口水(抗凝血)→吸血→飞走(或在叮咬途中被打死)。
当身体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唾液腺中的唾液进入皮肤,唾液中的多种抗凝血化学物质使得被叮咬的皮肤出现一些瘀点瘀斑;同时,蚊虫的唾液中含有唾液过敏原、天然抗原蛋白、腺苷脱氨酶等与过敏有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使得身体出现局部或全身的过敏反应。
蚊虫叮咬引起的这种皮炎称为虫咬性皮炎,夏季在皮肤科经常看到。虫咬性皮炎常见的特征是在被叮咬的地方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丘疱疹、瘀点瘀斑等,破皮的地方可以观察到有叮咬痕迹,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刺痛、灼疼、奇痒,其中以皮肤瘙痒最为常见,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对人类来说,蚊子叮咬最可怕的后果,是传播致命的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蚊子列为人类第一大致命动物杀手。
登革热
致死率在15%~50%,到热带地区旅游,被蚊子叮咬后出现高烧、剧烈头疼等症状,要警惕登革热。
疟疾
疟疾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和癌症、结核病一样的三大危险疾病之一,会造成脾肿大,最后导致死亡。
乙脑
儿童是主要的受害对象,注射疫苗可帮助预防。
基孔肯雅热
这种病对关节的伤害极大,几个小时就能让关节丧失功能。
蚊子最爱这5种人
一提到被蚊子咬了,很多人就开始讨论血型:B型/O型/A型血最招蚊子……
事实上蚊子爱咬谁,跟血型关系不大,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体表分泌的乳酸有关,下面这几类人更受蚊子青睐。
第一,呼吸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蚊子凭此找到人,再下口叮咬。
第二是热量,胖人更易被蚊子叮咬,深色衣服吸热,也易招引蚊子。
第三是排泄物,蚊子爱叮咬毛孔粗糙、出汗多的人。
一般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健康人比病人更招蚊子,因为皮肤表面的分泌物多。而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也是蚊子青睐的对象。
此外,女性来例假时,分泌物产生变化,也更招蚊子。运动出汗后,会比较招蚊子,因此专家建议运动后最好赶快洗个澡,汗水少了,蚊子就叮得少。
穿深色系服装,蚊子一般栖息在黑暗的环境中,深色衣服正好符合其视觉习惯。夏天穿深色衣服吸热,让人体温升高,也容易招蚊子,建议多穿浅色衣服
三步消除“蚊子包”
面对瘙痒的“红包”,抓挠会让身体释放更多组胺,不仅感觉更痒,还可能造成感染。想快速止痒,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第一步
刚被叮咬时
用冰块冷敷或轻轻拍打被咬处,再涂上清凉油等外用药。如果特别痒,可用炉甘石洗剂、苯海拉明软膏等擦涂止痒。
提示:眼周、鼻孔、口唇等部位的皮肤,以及有伤口处禁用这些药。婴幼儿或孕妇,可以用肥皂水、芦荟汁冲洗。
第二步
局部起大包
适当选用艾洛松等激素软膏,采用点涂、薄涂法,一天内不要超过2次,连用不超过3天。
被蚊子叮咬后四五天都不消肿,可能是对蚊子的唾液过敏,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或将1片扑尔敏用清水化开,每天涂擦患处3~5次。
提示:婴幼儿及成人腋下、颈部、膝盖后窝、大腿根部等地方,最好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第三步
红肿发炎、破溃
皮肤抓破后有轻度感染者,可使用红霉素软膏或浓度为1%~2%的龙胆紫等药物涂抹,预防严重感染。
提示:化脓感染者,如果伴有发烧、寒战,最好及时就医。
家中常备防蚊“四件套”
比起处理“红包”,正确防蚊能让你少受很多罪,平时可在家准备好这些防蚊设备。
1
白天室内:电蚊香
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的药效一般可维持6~8小时。烟雾较小,刺激性较低,使用比较方便。
普通蚊香浓度过高时会刺激眼、鼻、咽喉等部位。
如果室内有人,应将蚊香放在通风处,让新鲜空气从纱窗中透进来。
如果要在晚上用,至少在睡前半小时点燃,临睡前再通风几分钟。
2
白天外出:驱蚊贴
白天到户外活动可使用驱蚊贴。驱蚊贴不宜直接接触皮肤,只需将其贴在衣服上即可。过敏体质的人及孕妇不适用。
3
夜晚外出:驱蚊花露水
含避蚊胺的花露水不能与破损皮肤直接接触,更不能直接对脸喷;
含驱蚊酯的花露水毒性更低、刺激性更小、驱蚊时间更长,购买前不妨留意一下成分。
儿童应使用含避蚊胺少于10%的防蚊液,婴儿最好不用。
4
睡觉时:捕蚊灯
捕蚊灯对人体危害相对较小,可以夜间使用。最好选择光度较强捕蚊灯,将其摆放在高于膝盖的地方,且离地面不要超过厘米,这是蚊子经常活动的范围。
最后,提醒一句,蚊子爱在水中产卵,平时要注意清洁家里可能产生积水或潮湿的地方,如盆景、地漏处、洗脸池,让其时刻保持干燥,避免蚊虫繁殖。
5
外出时:三部曲
身边蚊虫增多了起来,外出一趟,一不留神身上可能就被蚊子叮咬了几口!那么该如何预防蚊虫叮咬呢?减少伤害,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净:夏季儿童衣着应干净宽松;经常洗澡、洗手以去除孩子身上的汗味及食物残留味道;家长还要注意保持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避:避免带孩子去草丛、灌木丛、树林、沼泽地、潮湿的地方玩耍;避免身体暴露太多;避免在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外出玩耍;此外还要避免使用含有香味的清洁物品等。驱:给大家推荐一个药草驱蚊的药方,可以在家DIY或前往我中心购买驱蚊香囊哦▼取中药金银花、丁香、艾叶、白芷、藿香、石菖蒲、苍术、紫苏叶各10克、薄荷12克,将这九味中药用透气布袋包在一起,佩戴在儿童身上,通过药草散发出气味能安全有效驱蚊。如果被蚊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
1.首先要马上离开有蚊虫叮咬的地方。
2.可以用肥皂和水清洗,将昆虫叮咬的地方清洗干净。
3.适当的冷敷可以缓解瘙痒、减轻疼痛及肿胀,每次敷10分钟左右,过10分钟之后再次冷敷,冷敷30分钟左右或者直到瘙痒有所缓解;冷敷之后可以在皮疹的地方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4.如果叮咬的部位在手脚,而且出现肿胀现象时,可以抬高患肢,减少肿胀。
5.对于瘙痒困扰的患者,建议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
6.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长期外涂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且儿童也可使用,对于叮咬部位出现直径几厘米的肿胀和硬结的患者,建议局部使用适量中等效力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每天涂两次,持续5至10天;对于眼眶周围出现广泛性红肿、影响到视力、嘴唇的地方有肿胀现象,或者肢体广泛性肿胀而影响运动的患者,建议服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持续5至7天。
7.如果叮咬的部位被抓破了,可以用莫匹罗星软膏涂在患处,预防破皮的地方被感染。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要谨防外用药及驱虫喷剂等被小儿误服或误入眼睛。家长须把这些药品、驱虫剂等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民间驱蚊有奇招
瓶诱灭蚊法
用一些空酒瓶,每只酒瓶装进约10毫升的糖水溶液,轻摇几下,使瓶子内壁周围粘上糖液,分别摆放于蚊虫活跃之处。蚊虫闻到糖味,会自动投入“瓶中陷阱”被粘死。
服药驱蚊法:每天适量地服用一些维生素B。因服用后,维生素B经人体新陈代谢,从汗液或尿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蚊虫很讨厌这种气味,因而不敢接近人体。
台扇驱蚊法:蚊子晚上趋光,故家中关掉所有的灯后使用有指示灯的台扇并大角度摇摆,扇叶会打死许多蚊子。
熏烟驱蚊法:在房间内,用一些木屑,最好是有芳香味的木屑,放在铁罐里,在木屑上放几块烧红的炭,再放一些干的柑橘、橙或柚子皮在上面,燃烧后会散发出十分强烈的气味,蚊子闻到就会“退避三舍”。
橘红玻璃纸驱蚊法:用透光性强的橘红玻璃纸套在60瓦的灯泡上,蚊子会四处逃散。
干柑橘子皮驱蚊法:在室内点燃几块干柑皮或橘皮,蚊子就会仓皇逃窜。
涂抹驱蚊法:用适量薄荷、紫苏或西红柿的叶,揉出汁涂抹于人体裸露的皮肤上,蚊虫闻到这些植物汁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唯恐避之不及
巧摆花卉可驱蚊虫法:在室内摆放一些花卉可起到驱逐蚊虫的作用
1.茉莉花:花香浓郁,夏季置于室内,能杀死结核、痢疾、白喉杆菌,又能解郁舒气,蚊虫却避而远之。
2.杜鹃花:具有一定的毒性。入药可治风湿、肾虚、跌打损伤、祛肿消痛,而蚊虫不敢靠近。
3.万寿菊:有一种冲鼻气味,蚊虫不敢接近它,是一种特殊的优良天然驱虫剂。
4.除虫菊:花中含有除虫菌素,可使蚊虫中毒死亡。
5.薄荷:具有特殊的芬芳香气,蚊虫闻之会晕眩。蚊叮虫咬后,以其叶熬水敷用,有清凉消炎止痒等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