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春芽夏茎,秋果冬根”
春天
最应该食用的就是各种春芽
所以
香椿成了很多人
春季尝鲜的首选之品
香椿炒蛋
香椿炒腊肉
……
但是
香椿虽然美味
每年中毒的案例也不少
↓
据媒体报道,重庆75岁的余老先生晚餐时吃了一大盘香椿炒鸭蛋,次日早上出现发抖、发冷、上吐下泻等症状,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食物中毒,还引发肝脏、肾脏等多器官衰竭,住进了ICU观察,险些丢掉性命。
香椿怎么会让人中毒呢?
疾控专家提醒
↓
这还得从亚硝酸盐中毒说开去
对植物来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是营养物质,当然,有着迷之香气的香椿也不例外。当我们吃了这些“营养”丰富的香椿,就会碰到亚硝酸盐的问题。
可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霸占人体中的血红蛋白,而造成组织缺氧,症状表现为唇、指甲、皮肤的紫绀,并有头痛,头晕,心速,恶心,呕吐腹痛等;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胃部的酸性出了问题,不安分的亚硝酸盐就很容易与胺类物质结合,最终变身为强力致癌物质亚硝胺。
那香椿里面究竟有多少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南京林业大学曾调查了南京、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和陕西6等个地方的香椿芽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发现,6份样品中的亚硝酸盐都没有超过当时国家限定的4mg/kg,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亚硝酸盐很快被还原利用有关,毕竟亚硝酸盐在植物体内也是个“过客”而已。
按照人体重60kg,香椿亚硝酸盐含量2mg/kg计算,一个人每天吃2.1kg香椿才会对健康有影响。实际上,一般人达不到这个食用量,所以不用担心。通常来说,我们买来几两香椿就已经足够做一盘香椿炒蛋了,若想要过量,并不容易。
其实
香椿只要处理得当
就可以正常食用
想要安全吃香椿
必须做好这两点
最好只吃香椿嫩芽
香椿要选叶子紫红色多的,芽长16cm以下的嫩芽,不同时期香椿所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不同,发芽期,香椿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是最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含量会逐渐上升。(注意:香椿如果出现了腐烂变质的情况,就不要吃了,可别舍不得扔,健康第一!)
吃前焯水
焯烫是降低亚硝酸盐最佳方法之一,研究表明,焯烫1分钟,可除去2/3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但是经焯水后的香椿中维生素C、多酚等活性物质也会随之流失,而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酸盐形成,所以也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C类果蔬一起吃,既营养又安全。
香椿怎么吃?怎么都能吃!
作为一种气味独特的香草,香椿无论是做菜还是当调料,都花样繁多。上至宫廷御宴,下至家常小炒,无不相宜。
Tips:
新鲜香椿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因此不能大量食用。用它做菜前,先用开水汆烫,能降低食物中毒和诱发癌症的风险。汆烫过的香椿也更能保持鲜亮的颜色。
煎炒
说起吃香椿,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炒蛋煎蛋!香椿和鸡蛋的确是一对黄金搭档,蛋香能中和香椿的刺激气味,闻起来不再刺鼻,让人更易接受。而当入口嚼开松软的蛋皮时,椿香才在舌尖上一涌而出。同时经过热炒,香椿中的谷氨酸充分挥发,也会增添“鲜”味。
亲测很香!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除了配鸡蛋,香椿炒肉也不错,如西南地区用椿芽炒鸡丝、炒腊肉。还有些地方与河鲜搭配,如安徽的“香椿辣子鱼”、湖南衡东的“香椿煎泥鳅”等。
焯水凉拌
若偏爱更浓重的椿香,那就要吃凉拌的。家常做法是香椿碎拌黄豆或豆腐块儿。云南傣家的“香椿拌豆腐”,比一般的调味更丰富,要加酱油、香菜、新鲜小米椒、水腌菜或泡菜水。
香椿拌豆腐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在中国国宴上,还常有一道时令开胃菜“香椿鱼片”:活鳜鱼取净肉,切薄片、撒盐入味,再用鸡蛋清和淀粉调成浆,鱼片表面挂一层薄浆,汆水,最后与烫熟、切碎的香椿嫩叶同拌,成品白绿相间,滑嫩鲜香。
香椿鱼片
供图:徐龙
近年还流行“香椿苗”,是香椿种子发芽后长出的两片嫩叶(植物学上叫“子叶”),芳香不输椿芽,四季都能吃到,常用来凉拌核桃、香干等。
炸食
北京有“炸香椿鱼儿”,用面粉、鸡蛋调糊,沾香椿嫩茎入油,炸上色,犹如一条条金色小鱼,外酥里嫩,满口生香。
香椿鱼
蒸食
香椿还能像榆钱那样,和上少许面粉蒸着吃。云南丽江纳西族的“粉皮香椿卷”做法更复杂。
粉皮是用鹰嘴豆(当地称“鸡豆”)磨粉滤浆做成,香椿切碎后,加入捶好的鱼肉泥中,加葱姜水、蛋清和胡椒盐调味,均匀抹在平铺的粉皮上,卷起来蒸熟、晾凉,切片开吃,豆香、鱼鲜、椿香融成一团。
腌渍
虽然鲜吃椿芽的季节很短暂,但人们也发明了一些长期保存的方法。山东乐陵一带,会把香椿切碎再晒干保存,食用前用水泡开,拌上热乎的面条,顿时香气四溢。云南大理白族则将整条香椿嫩茎晒干,油炸后保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