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3日
据官方统计,印尼总共有种传统菜肴。换句话说,一餐吃一道菜,也要将近五年的时间,才能吃遍印尼的传统菜呢!(网图)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在1万七千多个岛屿中,有大约座有人居住。境内汇聚了多个族裔与悠久的历史,让菜肴呈现着极为丰富的面貌。
据官方统计,印尼总共有种传统菜肴。换句话说,一餐吃一道菜,也要将近五年的时间,才能吃遍印尼的传统菜呢!在这个独特的国家里,食物不只是一顿饭这么简单,更是传统、故事与文化的连结。
印尼人自豪的香料
自从中世纪开始,印尼的马鲁古群岛(Maluku)就被誉为「香料群岛」。这里出产丁香、肉桂、肉豆蔻、胡椒等香料。至今,印尼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生产国之一。
善用香料是印尼人引以为傲的特色。自从中世纪开始,印尼的马鲁古群岛(Maluku)就被誉为「香料群岛」。这里出产丁香、肉桂、肉豆蔻、胡椒等香料,这些香料不仅可以腌渍食物,更可作为药材使用,对其它地区的人们来说,有时甚至是价比黄金的珍宝。至今,印尼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生产国之一。
例如可以防腐、杀菌、治疗烧伤与齿疾的丁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很名贵的香料。但在历史上,印尼却是丁香的唯一产地。中国、印度、欧洲、中东地区使用的丁香,都来自这里。
在《魏武帝集》中,有一篇曹操写给诸葛亮的信,信中写道:「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此处的鸡舌香即是丁香,这段历史故事也传达了曹操想延揽诸葛亮到帐下,因而赠送名贵香料的含义呢!
可以防腐杀菌的丁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很名贵的香料。但在历史上,印尼却是丁香的唯一产地。中国、印度、欧洲、中东地区使用的丁香,都来自这里。(网图)
除了是许多香料的原产地,印尼自古以来一直位处重要的航道上。从公元前数世纪起,印尼就和中国与印度建立了贸易关系。到了大航海时代,更是欧洲贸易舰队的必经之处。长期交流之下,来自中国、印度、非洲、美洲的香料也辐辏于此,造就了印尼美食中丰富多变的复杂风味。如今,沙姜、姜黄、洋葱、蒜头、月桂叶、辣椒、花椒、罗望子、香兰叶等香料,都是印尼菜肴中常见的香料。
不同区域的鲜明特色
近年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巴东美食」源自苏门答腊岛西部。当地人生活在凉爽的高地,习惯使用大量的辣椒和香料保持温暖,因此巴东菜会使用咖哩、椰奶和大量辣椒。(网图)
就像印尼境内丰富的民族组成一样,「印尼菜」也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概念,在不同区域中呈现了彼此相异的鲜明特色。
例如,近年来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巴东美食」,其实源自苏门答腊岛西部的传统菜。当地的人们生活在凉爽的高地,习惯使用大量的辣椒和香料让人保持温暖,至今巴东菜仍以使用咖哩、椰奶和大量辣椒为特色。
另一方面,荷兰殖民时期的爪哇岛,是蔗糖与咖啡的生产重镇,荷兰人更引诱许多华人来此定居。因此,爪哇菜至今仍比其他菜系更甜,例如日惹市知名的「市场点心」,即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甜点。此外,在爪哇也可以感受到华人饮食的影子,例如别具一格的卤味、炒面、润饼等。
不只如此,在印尼同一道菜可能会有数十种不同的版本。例如,著名的沙嗲根据各地口味和原料,至少有20种不同的食谱。巴利岛沙嗲会使用椰奶与香茅,巴东沙嗲则会使用巴东咖哩酱。知名的印尼炸鸡,据说更是多达种以上的版本,可说是令人目不暇给呢!
在印尼同一道菜可能会有数十种不同的版本。例如,著名的沙嗲根据各地口味和原料,至少有20种不同的食谱。图为搭配生菜和柠檬片的沙嗲。(网图)
聚在一起的饮食
印尼的饮食文化中存在着多人共餐的传统,很多菜色都是一次要做给很多人吃的。以分布于爪哇岛西部的巽他族(Sundanese)为例,热爱聚在一起的巽他族会大家一起出钱购买食材,一起烹煮菜肴后,再将所有的食物放在香蕉叶上,大伙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谈天,享受轻松愉快的氛围。而这种一起采买做菜的传统,巽他族称之为「ngaliwet」。
与中华饮食的交融
在印尼美食中,中华料理的影响显而易见。图为印尼首都雅加达当地的小餐馆,厨师正在油炸豆腐。豆腐在印尼语中被称为「tahu」。(网图)
在印尼美食中,中华料理的影响显而易见。例如当地人称为「bakmi」的面食,即是来自闽南语发音的「肉面」。同样还有「pangsit」,即是「扁食(馄饨)」;「bakso」即源自「肉酥」,「lumpia」即是「润饼」。以及源自中式炒面、炒米粉,却又别开新局的「Miegoreng」与「kwetiaugoreng」,与许多利用「tahu」(豆腐)制成的料理。
就像印尼国旗上著名的国家格言「存异求同」,兼容并蓄的印尼美食,在一代代人的累积下仍继续发展茁壮,在融合中不断形成新的传统。
往期精彩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跳转原文阅读
原创泪目!印尼穷人两天没有吃饭后去世原创闽归侨寻巨港同父异母姐妹事业有成想奉献爱心亲情原创印尼中央地方互相顶牛中资企业怎么办?
原创佐科维发放救济包引起巨大争议
原创传统与时尚3首不同风格的印尼歌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